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城市科技:培训工作信息一则
2012/3/9

双元制考官培训体会


——城市科技学校汽车部诸鑫炯老师


     2012年2月273月1,德国工商行会在奉贤的上海电子信息技术学院组织了双元制考试考官培训。来自上海电子信息技术学院、江苏太仓中专、江苏太仓健雄培训中心、南京博西华职业培训中心、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太仓配伟奥公司培训中心、天津博世公司职业培训中心、天津费斯托公司职业培训中心、天津卓能电子公司职业培训中心、天津麦格纳公司职业培训中心、济南职业学院、青岛莫贝尔公司职业培训中心、南京公用事业技工学校、北京公共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天津第一轻工学校、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学校、黑龙江旅游职业学院以及我校共37位老师参加。其中来自德资企业的2位德国企业培训师也参加了本次培训,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培训班,受训老师的专业有数控、模具、电子、机电一体化及汽车专业。由德国联邦政府职业教育考试委员会专家于尔根教授主讲,赛德基金会负责人朱爱武担任翻译。


本次培训主要学习了德国双元制职业考试的规则、考试委员会的建立、考试的流程、考试的形式、考试的实施、考试情况的记录、作为一个考官如何与考生交流、专业会谈需要注意的问题、考官在考试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与考生提问的技巧以及东方人和西方人在肢体语言方面的差异等。4天时间虽然短暂,但是通过教授的精彩讲解以及向其他老师学习和交流,感觉受益匪浅。通过本次培训有以下体会:


一、德国企业非常重视对员工的技能培训


通过这次培训,我发现双元制成功的必要条件就是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的建立。德国有严格的实施“双元制”的法律依据。这些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着具体的职业教育行为。德国企业是否愿意深度介入职业教育有3个基本条件:他们的文化告诉他们,这是应该做的;他们的法律告诉他们,必须这样做;他们的政策又告诉他们,这样做是我的事情。


在中国的很多德资公司都在国内设立了针对职业技术的培训中心,像参与这次培训的博世公司、麦格纳公司、配伟奥公司、莫贝尔公司、费斯托公司都是国际知名公司,其中还包括世界500强公司,这些公司非常注重对员工技能和素质的培训。


德国企业之所以能够实施双元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毕业学徒流失率低,而独享培训投资收益,当然这也取决于其企业本身的吸引力。所以,任何双元制项目都要考虑并建立适合国情的企业教育培训投资收益保障机制。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


    本次培训的内容是双元制考官能力培训,按照国内的培训方式就是主讲人把考官要做的一些工作讲完就可以了,也不管受训者有没有掌握。而德国人的培训方式是先让每位受训者提出:你希望通过这次培训想要了解哪些知识和技能,然后通过培训最后再让每位受训者总结通过培训后,先前提出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以此来检验培训效果。


     职业教育最高目标使学生养成综合职业行为能力,如何获取这种能力,我觉得双元制教学的任务驱动下的行为导向型教学起了关键作用。这种教学方式融合了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在这次培训中,考官就如何通过专业会谈掌握考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这一考核项目,培训官于尔根教授通过邀请德国企业培训师作为考生,他本人作为考官模拟专业会谈考试情景,角色扮演的方式。就如何消除考生紧张心理,如何提问等做了现场表演。使受训者受益匪浅。这种模拟环境加上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卡片展示等富有针对性的协作教学行为,综合作用于学生,围绕专业或职业特有的知识能力及跨专业的关键能力的教学目的和目标,对养成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事务能力及个性与社会能力,得到真实意义上的职业熏陶与锤炼,由此获得的教学效果与质量。这显然是学校教室里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所不能及的。 
三、加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


教材编写、课程设置突出“应用性”。教材编写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基本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程的理论部分始终围绕专业实训这个核心活动,打破了传统教材的模式,做到少、精、浅、实,不强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教学过程不重推导,而重结论和应用。教学重点不是公式和概念的“为什么”和“怎么来”,而当告诉学生“是什么”和“怎么用”。


注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识图能力、电脑使用、劳动安全知识、测量方法的运用能力;


方法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动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策略;制定工作计划;获取信息;判断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能力


社会能力——团队能力、容忍;批评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纪律性;环境保护 。


工作过程六步法


获取信息——资讯(培养咨询、查阅资料的能力;与同学讨论,培养分析能力)、计划(先想好怎么去做这件事,通盘考虑问题的能力,计划书写表现能力)、决策(确认计划是否可行)、实施、监控(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检查,修正,养成记录问题的习惯)、评价(总结完成情况如何,哪些地方好和不好)


计划与决策的顺序:新的课程,先给相对完整的方案,学生做比较简单的计划;粗糙的方案,学生添加细节;方案全部由学生完成。


检查——一部分在过程中进行,与此相对应的为终结性检查


评价与检查——对象不同,检查任务是否完成既定的目标;评价完成该任务的人完成如何,如团队合作高效与否,规划是否合理等,包括外在的教师、学生评价,内在的即自我总结。


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职业岗位调研(专业岗位群,每个岗位干什么,具体流程,多长时间,站着还是坐着,环境,条件)——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剖析典型工作任务,如具有明显职业特征、职业代表性、完整的任务等有用的信息,分析工作过程、工作流程、劳动组织方式、时间)——划分行动领域(归类,如某几个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差不多则可归为一类)  


课程体系由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得出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行动领域,再经教学整合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


四、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


双元制考核实行教考分离的办法,并按照统一标准评分。由于“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的客观与公正,因此“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结业证书不仅在全德得到承认,而且在欧共体的一些国家也得到承认。这让我们感受到德国双元制模式的“权威性”及其在世界职教界所享有的声誉。


五、对我校双元制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建立专业知识更新机制。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者,其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首先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具备运用教育学的知识将相关的知识融入教学的能力,不断的跟踪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从而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作出调整和补充,进而也丰富了我们的课堂。


2、建立教师定期参加企业训练与职业实践的机制。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在职业教育中以行动为导向,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得到了各国职教专家的认可。这次培训也使我感受了这种教学理念的魅力所在。这种教学要求教师要把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工作任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情境,并指导学生在专业工作中进行自我建构式的学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首先了解本专业的相关的职业,了解该职业的工作过程。通过建立教师定期参加企业训练与职业实践机制,确保教师职业工作过程的水平的提高。


3、课堂教学探索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


此次培训感受最大的还是德国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方法上,有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引导文教学法等等,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效率大为提高。同时可以针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和学生实际开发新的课程,来满足教学需要。


    我想,如果我们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更新这几个方面着手,来关注甚至影响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