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行业协会之力 深化校企合作
二轻校 顾伟强 梁进学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形式基本上是:与几个企业签订实习合同;推荐部分学生到企业就业;建立实习或教学基地;教师下企业学习等等,企业很难看到合作带来的利益,把学校师生的培训学习视为额外负担,校企合作举步维艰。
为真正落实校企合作,二轻校烹饪专业与上海市旅游人才中心等中介组织紧密合作,完善和丰富现有校企合作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学校—行业中介—企业”三方相结合的校企合作之路:与行业中介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由行业中介组织提出培训要求,参与校企合作管理,联系相关企业,组织学生实习等,提高了校企合作的实效。
为有效破解校企合作的难题,二轻校专门成立了由主管校长、招生就业办、专业科、培训科、学生科等职能部门组成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主要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组织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工作小组主要开展外联工作,选择企业,明确合作目标、内容、方式;管理校企合作工作,建立烹饪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规范等等。
为了使校企合作实践性教学有序开展,二轻校先后制定了烹饪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包括烹饪顶岗实习实施方案、顶岗实习任务书、顶岗实习报到回执单、顶岗实习周记、顶岗(毕业)实习考核表、顶岗实习实践报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表、毕业生社会需求状况调查表等管理办法。
为加强产学研结合,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机制,根据教委及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有关要求,2006年10月成立烹饪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如下:
姚楚豪:川菜传人,梅龙镇技术总监,中国烹饪大师,国家一级评委。
史见孟:上海食品协会副理事长,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西点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劳动部烘焙师国家题库命题专家组组长。
马文平:西烹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西烹师》考评员,上海新锦江大酒店厨师长。
烹饪专家委员会在以下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06年12月,通过召开烹饪专家委员会成员会议,对二轻校制定符合高星级酒店餐饮部各岗位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专业实训实操内容安排等方面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意见,有些合理化建议我们已经纳入新的“2+1”烹饪专业西餐烹饪专门化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协助安排学生到高星级酒店进行顶岗实习,并协助二轻校较好地完成了06、07届烹饪专业西餐专门化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二轻校与上海旅游人才交流中心、中国焙烤协会、中国制糖业协会等保持密切联系。以行业协会作为中介,请行业、企业参与制定学校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培训要求、学生技能考证要求;组建企业冠名班,参与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和企业培训等。目前二轻校已与金茂君悦大酒店、东郊宾馆、海伦宾馆、上海大酒店、宏安瑞士大酒店、茂悦大酒店、新世界丽笙大酒店、半岛国际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外滩威斯汀大酒店等多家高星级酒店建立了比较稳定而持久的校企合作关系。
这种“学校—行业中介—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有行业中介搭建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有效促进了学生就业。近年来,二轻校烹饪专业学生顶岗实践酒店主要分布在外滩、虹桥、陆家嘴一带,如虹桥太平洋威斯汀、半岛、外滩威斯汀、皇家艾美、金茂君悦、茂悦、凯悦、东郊、西郊、洲际、新世界丽笙、和平、宏安瑞士、锦昌文华等五星级大酒店。就业率达到100%;学生对专业定岗实践满意度达98%,04、05、06、07级的《西烹师》(四级)技能考证通过率分别为:98%、100%、98%、97%,在全市中职校同类考核中名列前茅。04、05、06、07级顶岗实习后的留用率分别为:85%、88%、85%、86%;就业率分别为:100%、98%、96%、97%;04、05级三年稳定率分别为:70%、75%。04、05、06、07、08级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率分别达到96%、96%、98%、97%。企业对学生满意率04、05、06、07、08级学生分别达到85%、94%、95%、94%,酒店对二轻校烹饪专业毕业生认可度高。
一、行业中介承担桥梁作用,认真选择合作企业。
二轻校烹饪专业与行业中介组织——上海旅游人才交流中心签订实习、培训、就业合作协议。中介组织按市场方式运作,选择其下属成员酒店提供学生顶岗实践实习工作岗位,学校在中介组织提供的学生顶岗实践实习酒店应加以遴选。合作酒店需满足的条件有:① 国营、民营、中外合资、外国独资四星级及以上的酒店;② 遴选酒店有一定的知名度;③ 该酒店在未来一年里有招录餐饮部员工的需要,而非使用学生廉价劳动力;④ 酒店员工福利较为完善,有政府规定的各种劳动保护、保障措施;⑤ 酒店近几年来经营状况良好;⑥ 酒店有良好的员工培训,未来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学校遴选好合作酒店,经行业组织同意后再根据学生成绩,分层次提供给不同等级的酒店,由酒店通过面试、技能考核等选择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等。这样学校、企业依托中介组织在较大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建立多方合作关系。
二轻校自04级烹饪专业与上海旅游人才交流中心实施烹饪中介模式校企合作以来,在第二学年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身高、五官长相、体重、肤质及综合素养等方面,由中介组织(上海旅游人才交流中心)联系用人单位(高星级酒店),学校负责推荐学生,建立数个高星级酒店定向班,并在定向班中实施不同酒店的企业文化教育,以使学生在未来的顶岗实践中,能适应不同酒店的需要。
二、行业中介参与教学标准的制定,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在签订合作协议后,行业中介组织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一方面根据企业需要,选择相应的要求、课程内容、技能训练要求学校精心组织教学;另一方面组织相应酒店的管理人员、技能人员到学校给学生辅导。并最终促成学生到酒店直接的技能实习和就业。
受行业和企业需要的影响,二轻校烹饪专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组建了企业冠名班,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 按照高星级酒店用人需求培养烹饪技能型人才。从首届烹饪专业开始实行“2.5+0.5”培养模式,其中半年顶岗实习到今天全面推行“2+1” 培养模式,一年顶岗实习、工学结合,近年来又重点推行“基于学分制平台的工学结合的‘2+1’烹饪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08级及09级学生分别于2009.4、2010.9去上海半岛国际大酒店、南郊宾馆进行了短暂的工学结合方式的认识性实践。
受行业和企业需要的影响,二轻校烹饪专业大力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独创了专业核心课程“学、练、鉴、产”一体化的专业特色,即理论教学、实践训练、技能鉴定、生产一体化;教室、厨房合一,教师、技师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学、生产合一。按照烹饪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分别对学生提出毕业前技能证书要求:实施一张毕业证,五张技能等级证书制,期中《西烹师》为四级,其余为五级,拓宽了学生在餐饮部的就业平台,有力的促进了就业。
适应技能考证的需要,打破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邀请行业专家参与特色教材、实训教材的合作开发、编写工作。编制了《烹饪原料初加工》、《烹饪文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中式烹调技术实验指导》、《烹饪原料初加工实验指导》、《西式烹调技术实验指导》等校本教材。并采取“单元制” 教学安排,即把一个学期中的几门专业课以集中授课、顺序排列、阶段式结课的方式来安排,学生在连续几周内只集中学习一门专业课,结束后再开始另一门专业课的学习。适应某些企业的专业需要。
三、行业中介参与学生实训管理,加强实景教学
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管理往往是一大难题。为此,我们邀请行业中介参与到管理中。
顶岗实习计划由上海旅游人才交流中心、相关高星级大酒店和二轻校共同制订和把关,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由上海旅游人才交流中心、相关高星级大酒店负责、学校配合完成。
学校和中介公司、中介公司与企业以合作协议的形式确定了三方的责任与义务,共同担当起“顶岗实践”中的内容、形式、场地、纪律、安全、权益、考核、评价等管理职能。亦即学生实习期间的食宿、安全、考核(月考核)等管理工作交由中介组织聘请教师专人负责;酒店人力资源部门或餐饮部门只负责学生岗位的实践与管理;学校则负责理论教学并配合中介组织与酒店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管理。
在顶岗实习实践过程中,由中介组织牵头、酒店具体实施,对学生实施月考评与期终考评,每月评出优秀实习生。实习期结束后,中介组织与酒店根据学生的顶岗实习实践情况,联合颁发实习合格证书,加强了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实习结束后,酒店、学生双向选择,酒店根据岗位需要选择优秀的实习生顶岗工作,学生则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自己的去留。这样实现了实习与就业一体化。
学校依据行业实训要求,加强了教学的实训环境建设,筹建了较为完善的烹饪实训中心,面积合计500余平方米,设备总价值约300余万元,分为西式烹饪实训室、中式烹饪实训室、原材料、冷盘切配实训室、调酒技术实训室、烘焙实训室、烹饪示教室、分子食品实验室。二轻校还将建设餐饮服务综合实训室等,以期加强实景教学,实现学校教育教学与酒店需求的“无缝对接”。
四、行业中介搭桥,促进校企之间的沟通交流。
为满足企业需要,提高学校教学实效。我们聘请上海旅游人才交流中心办公室主任徐薇、上海川菜传人姚楚豪、食品协会副理事长史见孟、新锦江大酒店主厨马文平到二轻校给烹饪专业学生主讲酒店职业规范、川菜创新之作、花式面包制作技巧。
在行业中介的推介下,我们有计划地对专业课老师进行培训,组织参加技能鉴定,经努力,目前二轻校烹饪专业课教师已从原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到今天有4人取得技师、2人取得高级工证书,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5%以上。专业教师王芳、顾伟强等先后下半岛国际大酒店、西郊宾馆、上海大酒店等进行挂职实践、实地调研,将在酒店挂职实践中学到的新技术新方法在学校烹饪教学中加以应用、推广,做到教、学、研相互结合,实践效果良好。行业中介下属大酒店一线烹饪技术骨干到校兼职担任烹饪专业首席技师、实验实训指导教师,指导和参加学校烹饪实训中心(基地)建设,指导和带领技能实训,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技能鉴定题库建设和指导学生综合实训。同时酒店的设施为师生实习、技能学习提供了真实具体的条件,避免了学校重复建设和浪费,校企之间沟通交流加强,实现了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