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终身发展 护航职业生涯
----城市科技学校在上海市职教协会组织的就业推进会上发言
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一直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它不仅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出路问题,而且也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问题,更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的自身完善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切实提高学校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水平; 6月24日上午9点在上海民航中专召开了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工作推进会。各中等职业学校分管校长出席会议,上海市教育委职成教处领导、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领导、上海市人才服务行业协会领导莅临指导。我校招生就业办主任杨莲芸老师代表学校做了大会交流发言。
会议由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领导主持会议,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潘俭国作了本年度相关工作的重要讲话,他分析了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充分肯定了中职学校目前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各中职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就业服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潘主任依据2011年上海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各类指标数据,深刻分析了2011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率、对口率,并从行业、产业类别来阐明各类专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上海市人才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张亮介绍了服务工作的项目及其操作。
会上上海市民航中等专业学校、石化中专、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3所学校代表各具特色的就业工作成绩作了大会交流发言。我校招生就业办主任杨莲芸老师作了“聚焦终身发展 护航职业生涯”为题的经验交流发言。
一、 职业指导的逻辑起点:朴素引用辩证思想
“出口即进口”、“附件即主件”,这是职业教育的而逻辑起点,是朴素的辩证思想运用在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感悟。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个学生寄托着成千上万家庭的希望,特别对于农村和城镇贫困家庭来说,解决一个学生的就业问题,就能使一家人脱贫。从而努力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目标。
就业更是办学之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就业工作的好坏更是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工作的良性循环发展,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出口即进口的认识是对职业指导的重要性的最直接认识。
如果说学校的专业课程和文化课程是学校主要课程,是电脑运行的主件的话,那么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虽然是大家眼里的电脑运行附件,但是附件即主件的意识促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朴素的辩证思想是认识职业指导重要性的逻辑起点。
二、 没有“边界”的逻辑策略:系统规划职业指导
1、全员参与,助推职业指导开展。市教委尹后庆主任对全市广大教师提出了教师应该成为一名科学教师、跨学科教师、发展指导教师的教师成长目标要求。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一直提倡“两个人人”的理念,一个是“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一个是“人人都是职业指导师”,职业指导师即发展指导教师,这一工作目标有力地证明了城市科技学校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职业指导意识的前瞻性。除了学校招生就业办和学校德育教研组负责全校职业指导外,学校成立了就业指导领导小组,所有科室、教师甚至部分用人单位领导、家长都参与到学生的职业成长工程中来,学校为学生配备了德育导师和专业导师,建立了“个性化”成长档案,进行职业生涯的专业辅导,指导学生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此外,定期邀请用人单位领导开展职业指导讲座,邀请部分家长开展面对面座谈,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规划未来。
2、全程贯彻没有“边界”的策略”,系统规划职业指导教育。职业指导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顺利就业,更应该着眼于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在工作中我们学校将职业指导贯穿整个教育的过程,贯彻了“没有边界的策略”,系统规划职业指导教育。
▽进校前的职业分类教育:学校敢为人先,在松江区初二学生中率先推出了职业分类教育,每一位初二学生在下半学期利用半天的时间走进城市科技学校,走进学校的开放实训中心,参观先进的实训设施,在老师讲解下进一步认识职业教育;学校还自编教材“感受职业”一书,发给来参观的初二学生。此举为入学后学生认识职业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校期间的择业指导教育:学校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特别在德育课程的改革中让职业指导课程在全校各个年级全面开花。
一年级侧重择业指导: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今后就业情况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二年级侧重就业指导:以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为目标,以求职知识和技巧为手段,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尽快地适应社会,转变角色,找到自己的职业位置。三年级侧重创业培养:逐步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学习创业知识、形成创业能力,为职业长远发展服务。
在全校主题班会比赛中,加强就业指导重要性的宣传,注重引入就业指导主题,在校园内播种了职业指导的种子。2010年11月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我校张玲老师一堂“ 发现自己的亮点——能力分析及提高” 职业生涯规划视频课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肯定,更得到了全国同行的热烈的响应。
▽离校后的职业护航关怀:
学校继续成为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信息港、信心源和护航站:建立了跟踪服务制度,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动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及时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解决学生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企业安心工作,使企业提高就业的稳定率。学校建立了信息服务、网上招聘、就业指导、企业宣传等多项功能为一体,能够统筹全校就业信息工作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方便学生,学校义不容辞地敢当了社会责任。 在毕业生遇到彷徨,遇到工作上的挫折时,学生主动联系学校或返校,学校招生就业办继续提供温暖的服务,贴心的指导,让学生重拾面对社会的信心和勇气,并主动为学生联系企业,落实具体工作。学校在毕业生升离校的日子里依然光荣地成为了学生就业指导的信息港、信心源和护航站。
职业指导教育的前移和后延,充分显现了城市科技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敢为人先精神,为学校连续5年学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的居高不下奠定了基础,为高质量地完成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保驾护航。
三、 引逼和倒逼的关系:站在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开展职业指导
思想方法的变革是工作理念变革的根本。引逼的工作方式向我们提出了时代需要我们做什么;学校领导始终把“社会能为我们做什么”→“我们能为社会做什么” →“时代需要我们做什么”全新工作理念;体现了学校勇担社会责任的时代大精神;
倒逼的工作方式:向我们提出了学生希望我们做什么;学校领导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工作目标,把“我们希望学生做什么” →“学生希望我们做什么”;进一步体现了城市科技学校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护航站。
1、聚焦质量,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就业服务是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评价职业学校办学能级的重要指标。几年来,我们聚焦就业质量,进行了大胆实践。如:建立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邀请主管部门、行业、企业、相关科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就业问题,交流相关经验,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建立企业走访制度,学校老师定期走进企业,通过问卷、访谈、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实习学生现状,听取用人单位意见建议;建立未上岗学生管理制度,学校对未能上岗的同学组织再培训,在其提升工作能力后再推荐,使其能顺利上岗……五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2、聚焦合作,拓宽就业服务渠道。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校更好地面向市场服务经济、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目前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了300多家实习基地,还通过冠名班为企业“度身定做”人才,为学生铺就了就业成才的“直通车道”,这种规范、有序、科学的校企合作有利于职业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就业率。此外,学校还与社区加强合作,建立了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挂职锻炼;与劳动部门合作,及时获取用人用工信息等,实现了就业推荐工作的良性发展。连续13届的大型校园招聘会更是搭建了学校和企业、学生和企业的沟通桥梁;每年学校为毕业生举行大型校园推介会,邀请知名企业150多家进入校园,学校为学生的就业推介提供最直接的平台。6月17日本届毕业生的推介会引起了媒体的轰动,1200各毕业生中,出了240位同学升学外,其余学生企业提供了1:3的岗位数,可喜的就业形势得到了上海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松江电视台,松江报等媒体的大力肯定,松江区区长也亲临现场。
城市科技学校连续6年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取得了出色成绩,2009年被评为了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服务先进集体。清晰的工作理念、到位的工作措施,确保了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中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相信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今后的工作中迸发出更加强劲的竞争力,在毕业生就业工作这一充满挑战的天地中闯出一条不平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