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展览与企业,丰富认识和体会
科技管理学校数控1001班 黄文龙
作为10级数控、机电专业认识实习环节的内容之一,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是同学们外出参观的第一站。进入到主会场,同学们立即被眼前繁多的机械、电子产品震撼住了。代表了当今世界顶尖水平的数控技术、机电技术、汽车技术、环保技术、通讯技术等在这里一一罗列,带给大家知识的风暴和视觉的冲击。
现场的工作人员为观众讲解和演示机器的加工过程,用生动直观的方式揭开了设备的神秘面纱,令人印象深刻。会场内,这边有机器发出富有节奏感的“咚咚”声,那边又有产品按照既定指令划着优美的弧线,酷爱机械的同学们就沉浸在这样奇异的环境里,带着“吸收最多新鲜元素,最大限度开拓视野”的念头走遍了会场的每个角落。
随后的几天,同学们参观了凯泉泵业、京西重工等国内知名的工业集团。企业先进的生产线、现代化的工作环境以及规范的工作制度给还没有踏出校园的同学们带来很多触动,对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等问题,老师和同学们有了深刻的概念。
在完成认识实践报告时,同学们不再像以往写作文那样犯难,而是字里行间充斥着真情实感,因为有所闻,所以有所感。尽管这一“闻”时间很短暂、场景也有限,但是大家都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它对10级的同学们接下来一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有了一定的指引作用。
“三贴近”教学让课堂活起来
经济贸易系
11月2日下午,一堂由市教委教研室德育中心组举办的德育公开课在上海科技管理学校举行,主讲老师是上海科技管理学校德育学科青年教师潘莉。来自全市各中职校的一百多位德育课老师冒雨前来观摩。
潘老师主讲的课题是“行使监督权的主要形式”。由于观摩人数比较多,上课安排在会议室进行,学生分为五组,每组围成一个圈。上课一开始,多媒体屏幕上出现一组由学生自己表现的小品,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随着一幕幕小品的出现,潘老师一个个问题摆到了同学们的面前,只见学生们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阅读查找答案,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同学们的回答也精彩纷呈,许多时尚用语和最新流行的监督形式如“微博”等都在大家的答案中不断出现。最后,潘老师用一个发生在学校中的真实事例,对“行使监督权的主要形式”进行归纳总结,整堂课思路清晰,详略得当,一气呵成,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潘老师这堂公开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学过中贯彻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使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到学得轻松、实在。真如王有道老师点评的那样,这堂课很好地解决了教材枯燥的问题,在授课中运用学生喜欢并乐意接受的小品作为对象进行探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