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新桥职校:我们的团队我们的骄傲
2011/10/12
新桥职校:我们的团队  我们的骄傲

——我校基础文科教研组荣获区教育系统文明组室称号


在朝气蓬勃的新桥职校,有这样一朵教育之花。它芳香而不娇弱,优雅而富有竞争力,甘作烛光而不忘塑造自我风采,它就是基础文科组,荣获2011年松江区教育系统文明组室称号。

这是一个团结进取、温馨和谐的集体,这是一个严谨踏实、业务精湛的战斗团队,它包含了语文、英语、德育三个学科,14位教师。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11人,党员7人,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7人。从任职岗位来看,1位任工会主席,1位任人事干部,1位任区职教兼职研训员,1位兼任档案管理员,1位任学生科干事,1位任教务科干事,6位老师任班主任。他们在学校不同岗位的各项工作中肩负着重任,为学校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并开展各类教研活动,不断完善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始终将教育教学工作、学生放在第一位,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克服种种困难,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两年来,组室成员收获了许多荣誉:顾春美获区“园丁奖”,陈秀云获区优秀青年志愿者,王妍获区优秀新教师,王平获区“中华颂”经典朗诵赛教师组一等奖,赵先侠所带09机3班获区优秀班集体称号, 4名教师获新桥镇优秀教师称号。

 

严谨治学,打造过硬业务


基础文科组14位老师,他们既是一个昂扬向上的群体,又是一个严谨踏实、业务精湛的学习型团队。他们当中,既有经验丰富的学科权威,有中青年骨干,也有积极热情的年轻教师。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为此,全组教师把提高自己的业务作为主要工作之一。 柳海英老师积极进行“城市化进程中进城务工子女的职业教育”课题研究;王平老师参加上海市中职班主任工作室;朱慧勤老师参加华师大教育硕士的进修;顾春美老师参加德语进修;吴莉丽、陈秀云、朱慧勤、王平老师编写了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顾春美、陈洁、戎璇、顾爱红老师编写了英语校本教材;柳海英、赵先侠、王妍老师编写了就业指导校本教材。

此外,基础文科组老师不断加强学习,推动专业发展。积极参加多媒体制作员学习,我校4位考核优秀的老师中文科组就占了3位。此外,文科组还在组内开展了“如何让教案更规范”“如何说课”等系列主题学习教研。通过学习,丰富了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2009年5月,文科组 “发挥基础文科特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题教研活动参加区职教教研活动展示评比获三等奖。2011年3月,文科组率先举行教研活动展示评比,主题为“以生为本原则在公共基础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教学视频、学生代表参与、学生问卷反馈、数据对比、教师交流、反思、探讨等方式,开展生动有效的教研,受到了全校观摩教师的一致好评,也为其他教研组的活动展示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为了全面提升全组老师的教学能力,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区、校公开课,每次公开课都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多次试讲,评课,反复磨课,精益求精。通过这样的互帮互学,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每一次的教学法评比,基础文科组基本上都是全体参与,从组内公开课开始,层层推选,大家一起备课研讨,听课取经,教学相长,氛围浓郁。大家都相信,只有通过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业务,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为此大家倾尽全力,各展所长。

 

教书育人,奉献拳拳爱心

   文科组教师们对本职工作有着真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更加关注一直以来缺少鼓励和肯定,缺乏信心的中职学生。老师们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在工作中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以身作则。每天从早到晚,组里的教师都是紧张而又忙碌的,课间、中午老师们顾不上休息为学生答疑,耐心地为学生辅导。中午,如果在文科组办公室听到这边有学生在朗读英语,那边有学生在读语文,或者有学生在老师辅导下练习朗诵,你可不用奇怪,这是文科组的一景。大家辛勤耕耘,毫无怨言。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不是听之任之,而是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去帮助他们。

组内的班主任也都能积极主动地协调、沟通,与任课老师之间默契配合。基础文科组内,经常可以看到老师们在课间或中午休息时,相互沟通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探讨如何抓好学科平衡,也经常可以看到她们与学生谈心。每当年轻班主任遇到难题,其他老师就会给予帮助,共同分析解决问题。在基础文科组,留下过班主任们看到学生进步而发出的欣慰笑声,留下过班主任们为学生的暂时迷失而流下的泪水,留下过班主任们为班级活动而忙碌的身影。每年寒暑假,她们冒着寒风,顶着烈日,完成了一次次家访。班里的学生病了,赵先侠老师亲自送他去医院,联系安排好家长后,又匆匆跑回学校,累得满脸通红气喘吁吁的她来不及坐下又进了课堂。当学生生病不肯配合医生治疗时,是王平老师的耐心开导,让学生放松了下来。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

为了辅导学生参加区辩论赛,吴莉丽老师放弃休息时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下班了,经常可以看到她继续奋战在电脑前,又看又写;刘芬芳老师冒着暑期高温,一次次赶到学校辅导学生。有了她们,学生们在辩论赛上神采飞扬,重拾了自信。英语学科老师们克服种种困难,举办英语节系列活动,当学生们唱出优美的英文歌曲,作为指导老师,她们辛苦并快乐欣慰着;语文学科老师们利用中午时间辅导星光计划比赛获得两个三等奖;德育学科的老师们辅导学生参加上海市中职生时政知识大赛并频频获奖。让学生们在高手如云的市级舞台上崭露头角。这就是基础文科组的老师们,他们不仅把对学生的教育、关爱看作工作,而是当作一种追求。

在教师们的精心辅导下,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两年来,学生获上海市普通话竞赛团体三等奖,2个个人三等奖;“生活的准则”征文上海赛区中职组三等奖;上海市“我爱我的祖国”知识竞赛三等奖;第七届全国中职校“文明风采”征文获二、三等奖,“新绣未来”演讲赛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第七届上海中职学生时政大赛一等奖1名、三等奖3名;上海市星光计划比赛应用文写作2个个人三等奖;区经典朗诵二等奖。

 

 

团结和睦,造就温馨集体


文科组老师们之所以有“战斗力”,这和组里和睦温馨的氛围是分不开的。走进她们的办公室,在感受到繁忙的工作气氛之余,一股温馨和睦之风扑面而来。14位教师因工作需要有的分散在其它办公室,但她们是一个整体。她们会分享工作生活中的快乐和失意,哪怕是一个小笑话,一部有趣的电视剧…… 她们在分享中重新找到自信,激发出无穷的智慧,又投入新一轮的战斗中。

学校组织教工活动,教师们积极参加,主动报名,不落人后。几乎每次比赛活动都稳拿第一:歌曲“希望”、歌舞“感恩的心”、朗诵“青春万岁”、电影配音、舞蹈“夜上海”等等,展示了文科组老师们的风采。在歌舞“感恩的心”表演时,文科组特别插播每位老师和父母或和孩子的照片,就如一本温馨感人的大家庭影集,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他人。当然在背后是老师们地辛勤付出,因为团结和睦,因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全组老师利用休息时间,认真排练,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

不仅相互团结关爱,文科组老师们也关注大爱。每当捐款活动,他们总是积极在前,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成果的取得和学生的进步使得全组教师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自豪感,这种成就感反过来又激励教师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他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以饱满的热情,教书育人。在职业教育的路上撒下一路芳香,让教育之花开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