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材料工程:校企工作信息一则
2012/3/5
校企“无缝式”合作 构建“工作室”教学平台

—机电、数控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活动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

 

     2012年2月22日,我校机电科王长国科长、就业办副主任路休和周泰安、唐建平、陈敏老师受邀前往上海标准件机械厂参观,并深入探讨校企合作成立“机电、数控专业工作室”的各项事宜。

 

企业青睐“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

     上海标准件机械厂(原上海达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现有员工约100名,从事标准件专用机械的制造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国内的同行中,市场占有率、技术、质量均处于领先的地位。该企业一直与我校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年初企业人士专程到我校进行了参观,对我校的机电数控专业实训室建设相当认可,认为我校的实训条件甚至超过市场平均水平。

同时,企业人士近距离地接触了我校已经成立的“多媒体工作室”和“建筑装饰工作室”,看到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出色的完成各种市场上的任务。对此,企业人士表示赞赏,当时就表示出对这种合作模式的浓厚兴趣。事后,企业对学校发出邀请,希望能够跟学校进一步商谈合作“工作室”的事项,也促成了学校的此次走访企业。

 

企业期盼校企“无缝式”对接

     我校教师一行到企业受到了热烈的接待,该企业席厂长、孙厂长、人事部严经理都亲自出席。生产制造部侍经理负责带领我们参观企业,并做了详细介绍。学校教师们也了解到该公司产品均为自行设计开发,从设计、工艺到生产制造最后至装配调试,因此对于企业员工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人事经理表示企业更希望招入一些复合型的技术人员,能够缩短融入工作岗位的时间,也特别希望学校和企业之间能够深入沟通,更好地培养合适的人才,达到校企“无缝式”的对接,这样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也能给学校的就业工作产生良性的影响。

 

校企共建优质教学平台

     在参观后的小型校企座谈会上,企业人事表示非常希望能够与学校合作,成立“机电数控专业工作室”。席厂长说在这样的合作背景下,企业可以提供国际性技术的操作平台,可以让学校的专业老师不断增加新的专业知识,扩展学校内单一的专业技术认知;也可以将企业内正在生产的产品给予学生实践机会亲手操作,让学生深刻的明白自己的专业技术是否达到市场要求。

     这样的合作中,企业也会受益不少。通过这种模式,让学生可以直接毕业后进入企业上岗,无需再近一步培训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同时,企业可以分享学校实训设备,联合学校师资力量,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

 

结束语

     本次调研活动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体现中职校培养人才的教育宗旨,形成学生在学校好好学习、在企业好好工作、在社会上好好做人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