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这座山 只为那片海
----认真做好2012年随迁子女招生工作的宣传
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
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会为不畏艰险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在中职学校招生难的大背景下,城市科技学校始终坚持以规范宣传为抓手,努力行进在中职招生的道路上。2012年是我校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内涵发展年、质量年,是学校整体工作又上新台阶、再出新成绩的一年;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内涵建设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示范校建设,学校招生就业办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善组织,细规划,为2012年学校招生工作的全面展开吹响了号角。目前,已经圆满完成了松江区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初三学生“走进城市科技”的招生宣传参观活动以及各农民工学校、各成人学校的家长会参与和宣传工作。日前,学校招生就业办在新学年伊始之际,推出相关措施,将全区各公办初中的外省市户籍初三学生的招生宣传纳入工作日程,全面启动招生工作,为夺取2012年招生工作的全面胜利埋下伏笔。
★★护航招生工作★★
开学伊始,一切万象更新;为了更好地做好2012年招生工作,合理科学落实有效招生举措,2月13日下午,学校招生就业办杨老师参加了松江区教育局、松江区考试中心组织召开的相关招生会议,本区各中学分管校长、教导主任出席会议;学校招生就业办杨老师借助这个重要的会议平台,分发了学校相关的招生宣传资料,并在会上认真解读了{沪教委职2011 36号}“上海市教委关于做好2012年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以及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关于随迁子女招生的工作方案;杨老师从学生报考的资格审核、报名办法、时间节点、录取办法、享受政策等方面一一作了详细的解释;政策的解读、方案的有效执行使我校招生计划的落实有了着落点,规范的宣传更是让各初中分管校长倍感城市科技学校招生工作的有序、有效举措,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了政策、明白了报名考试的操作流程,真正做到了政策入人心的良性工作局面,使外省市户籍的初三毕业生安心学习,外来务工人员安心工作,安居乐业。会议平台的充分利用护航了学校招生工作。
★★保障招生工作★★
在沪农民工为上海及松江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作为新一代的上海人,绝大部分孩子出生在上海,随着父母的打工而奔波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能进入现代化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好技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定基础,以便能更好地立足社会、服务社会,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海市教委的相关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招生的相关文件精神,让党和国家、上海市政府的这项利民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校招生就业办在上学期末就未雨绸缪,做到了认真分析生源,把握最新生源报考动态;摸清了松江区25所公办中学在读的非沪籍初三毕业生人数以及松江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初三毕业生人数;分析生源历年的最终去向和具体报考情况,为我校招生宣传举措的有效推出和落实作好了铺垫工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招生工作,动态调整招生策略,协调相关工作,确保了招生宣传的有效落实。机制上的保障了学校招生工作。
★★助推招生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地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率,学校招生就业办认真分析2012年全市乃至全区的生源情况,排摸在本区的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毕业生的情况,面对2012年全市生源骤降的压力,结合本校特点,制定了“2012年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农民工同住子女招生宣传方案”、“2012年学校招生工作开展的时间节点安排表”等;学校招生就业办杨老师从上学期11月份起,着手联系和协调好了所有招生学校,协调相关招生宣传工作的开展举措和宣传时间,并深入各成人学校和农民工同住子女学校了解生源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提前为农民工同住子女送去了报考政策的宣传。克难奋进的工作热情为学校招生工作的道路上挂上了前进的指路明灯,未雨绸缪的工作意识助推了学校招生工作。
越过这座山,只为那片海!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为农民工了解政策、为随迁子女进入现代化的职业学校学习,规范宣传,越过了这座山,撒下了辛勤的汗水,但只是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他们”。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本着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宗旨,正以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建设学校的全新面貌,充分显现着城市科技学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助推力和贡献力。我们信心满满,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