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新侨职校:夯实基础 持续发展
2011/12/15
夯实基础  持续发展

——我校参加松江区教师队伍建设大会

新侨职校

     12月7日下午,松江区教师队伍建设大会在区政府8号楼会议厅隆重召开。中共松江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俞太尉,区委常委、副区长陈皓,教育局党委书记俞富章、局长徐界生出席大会,人大、政协的相关领导,各部、委办局及各镇、街道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教育局党政班子全体成员、教育系统干部、教师代表700多人参加会议。

     会上,表彰了松江区 “强师兴教”工作先进集体、优秀校(园)长、优秀教师。我校沈云芳校长获2009—2011年“强师兴教”优秀校长,杜振东老师获2009—2011年“强师兴教” 优秀教师。

     三年来,我校整合、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不断探索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符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律的办学模式;不断提升内涵建设,全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打造机电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教师队伍的成长正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明晰办学理念,形成机电专业特色

     学校依托百校评估的契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学校内涵发展。通过反复调研和商讨,明确了办学理念。学校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宗旨,坚持“服务经济、注重技能、培养特色”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融中等职业教育、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和机电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学校于2011年3月正式进入上海市百所重点中职校建设行列。

     学校形成机电专业特色品牌,在全市中职校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教师和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上屡获殊荣。教师代表松江区参加上海市职工技能比武荣获数控团体金奖;代表上海市机修钳工组参加全国职工技能大赛获团体第七名。学生在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加工中心/数控车团队一等奖;在上海市 “星光计划”技能大赛中获数控车加工团体第一名、电气技术团体第二名、维修电工团体第三名,个人全能一等奖多名等。

重视师资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重视教师师德建设,在全校实施全员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工的参与意识,体现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建立德育辅导员队伍,做到人人参与班级管理;重视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做到教育教学融合一体;开展服务育人活动,做到时时处处有育人氛围;将教职工参与德育管理情况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和文明组室的评比中。

     搭建教职工学习平台,形成了“校内互培——校际培训——引入培训——外出培训”培训特色。开展全员培训、新教师结对活动、0-10岁培训、专业教师培训等活动。组织教师外校、企业考察学习、校本主题教研、读书节等活动。

     2008年完成教师职务培训。教师进修学院杨敏、王银花到校作专题讲座,学校校长、书记、教科研负责人分别作专题报告。

     2009年完成上海市中职校第五十八期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共完成120学时,8门课程的培训。内容涉及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科研等,提升了全体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

     完成全体教师《多媒体制作员》的培训,并通过考核。机械专业组教师参加了市solidworks培训;2010年暑期参加UG培训。

     2011年完成上海市中职校第六十九期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共计240学时;培训内容有:《上海未来几年职业教育的发展》、《做21世纪学者型、智慧型的教师》、《愿辉煌的事业伴随你的一生——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加强德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加强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思考》、《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学生技能训练的实践与探索》、《课堂教学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实战技巧》、《如何进行课题研究》、《教科研论文的撰写》、《我校教学工作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强化校本自培。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成为制度。教研活动常规化,加强了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定期开展教研(备课)组活动,进行组内备课、听课、评课等研讨活动,并将教师的出勤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开展系列主题教研活动,每个教研组在校内公开展示了主题教研活动。

搭建教科研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以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发挥教科研在学校教育发展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先导作用,形成了以课题研究促进内涵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与上海市教育科学院职教研究所合作的两个市级课题《新桥职校发展战略研究》、《新桥职校专业与课程建设》已于2011年顺利结题,为学校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制定《新桥职校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新桥职校关于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十二五”师训规划》等计划。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模式,开展理论实习一体化模块化教学模式、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研究。在上海市现代化教学法改革评比中,教师连续三届取得好成绩: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名。积极推进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为驱动,细化课程建设,助推教师成长,形成专业团队雏形,进一步稳定教学质量,现正稳步推进四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积极开发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体现专业发展特点的校本教材。现已完成机、电两大专业教材和公共基础课校本教材的编著工作。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模式,与中国龙工、比亚迪、延锋伟世通等知名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学生考工合格率名列全市前茅,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很快在企业独挡一面,深受企业欢迎。

     学校将继续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配合帮助下,发扬精诚团结,负重争先的精神,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努力打造一支基础扎实、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职业教师队伍,为全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