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城市科技:深化校本内涵,引领有效教研    
2011/12/22
深化校本内涵,引领有效教研   

--记我校进行区级重点课题

《中职校本教研有效方法与策略行动研究》结题报告

城市科技

     12月13日,区职成教片科研负责人在我校五号楼三楼会议室开展区级重点课题《中职校本教研有效方法与策略行动研究》结题交流展示活动,来自进修学院科研部副主任张老师、职成教室王老师及兄弟学校教科研负责老师10余人参加。

     本课题由沈松辉老师负责,单士亮、诸鑫炯、蒋美文等老师参与,课题从开题到结题历时2年多。沈老师分别从研究背景、研究概述、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研究成果、主要效果、问题与思考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阐述。

     科研部张主任认为,本课题思路清醒、条理清晰,成果表达规范,问题认识客观、到位,并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实践研究、吸取多方经验,有诸多的闪光点。

    正确发挥教师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开展基于教学实践的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指教师立足教学第一线,将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课题化加以研究和解决。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做一个能善于发现问题和乐于解决问题的有心人。这是教师基本素质要求,是教师责任所在,是教师参与并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前提。一般而言,教师对校本教研的态度和自我发展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种态度和要求深刻反映了教师内在的个人发展需要。根据心理学理论,人的自我实现动机的产生需要两种力量,一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内驱力推动,二是以自我实现为目标的外部诱因的激发。

     为了有效发挥教师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学校建立以教师成长为目标的激励机制,建立以青年教师为对象的教学质量追踪制度和个人成长档案。对于处于“高原状态”的教师,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邀请专家分析职业教育形势和理论,以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改为契机,引领教师走出“高原状态”。

     强化组织领导,加强专业引领,有效推进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

    “学校对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是校本教研开展的重要条件,大量的事实证明,学校领导者对校本教研工作的认识水平、重视程度和组织效能,是校本教研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学校领导能够身体力行,既做管理者,又做引领者或合作者,这将在教师中产生强大动力,有力推动校本教研广泛开展。学校领导参与校本教研,站在实践层面认识校本教研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正确制定适应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的校本教研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实现对校本教研有效管理、积极推进的目的。成功的校本教研也离不开专业引领,离不开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他们通过对教师进行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对校本教研给予理论帮助和实践指导。

     在此背景下,学校建立“城市建设”“汽车工程”“电气信息”等专业教研团队。团队由主管校长、教学主任、骨干教师组成,在区教师进修学院职教中心组领导和专家支持下,以各类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为重点,以践行新课标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抓手,聚集教学、聚集课改、聚集发展,不断探索适应中职教育教学新模式,创建中职教育教学新路子。

     校本教研主要立足研究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学校校本教研也要十分重视以教研组为单位,以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组织实施,这样更有针对性。对开展校本教研的要求是:要关注活动形式,让教师愿意动起来;要关注活动内容,让活动更有实效性;要确立活动主题,使活动更具针对性;要设计活动过程,使活动更富严谨性。对校本教研成果的要求:从磨课-课堂教学展示,从专题研讨-撰写课例-形成论文和课题。推出“教研组建设考核制度,教师奖励制度”,以推动教学各项工作,聚焦教师成长,形成各专业教研组校本教研的活动特色。

     团队通过专题研讨课,从项目教学、任务引领到尝试教学,以磨课——开课——评课——研讨的方式深入开展新教法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同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课的质量,提升教的水平。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中心发挥专业优势,他们深入学校参与校本教研,与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指导教师完成课程教学设计,参加专题教学研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等,很好发挥了校本教研专家引领作用。

     以技能比赛为契机,围绕实训教学,深入开展富有职教特色的校本教研

     开展基于实训教学的校本教研是职业学校校本教研特色之一。中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是为企业、行业输送一线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教育。中职教育目标决定了中职校本教研特点。观念上应正确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内容上应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方法上应适应“中职教育教学环境,有利于教育实践的改进和教师素质的提高”。

     上海市“星光计划”技能大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校学生展示技能、提升素质的重要平台,是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要标志。学校以此为契机,形成多元化的校本教研格局,积极推进以提高专业技能训练效果为目标的校本教研。全国给排水系统设备安装技能比赛,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一起走出校门,通过对生产企业实地参观,不仅让参赛学生对岗位专业技能要求获得感性认识,教师也通过对生产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的了解,提高实训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国CAD工程制图技能比赛,指导教师根据比赛要求,广泛收集CAD建筑图纸资料和技术标准资料,共同拟定实训指导方案,掌握和分析参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思想、精神状态,针对存在的问题研讨有效对策,并借鉴兄弟学校实训指导经验,达到备战大赛的预期目标;全国工程算量技能比赛,指导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实践知识,研究和分析大量建筑图纸,制定有效的技能训练方案,解决备战大赛中的实际问题,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学生,专业技能上严格要求学生,为赢取大赛奠定基础。

     两年一度的上海市“星光计划”汽修项目比赛是展示时学生技能和学校教学实力的舞台,训练计划制定,参赛选手挑选,训练工位的确定,训练器材和设备的准备无不体现了指导教师的精细化工作。尤其在训练后期,通过明察暗访走访其他兄弟学校,了解其他兄弟学校的训练动态,和参赛学生探讨训练体会,及时修改训练计划。同时也通过在学校展开模拟比赛的形式,提高参赛选手的比赛的临场心理素质。数控技能大赛辅导训练中,指导教师们按制定项目、进度逐一强化训练,并做到定期分析整理和对计划的调整,与选手一起解决训练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例如:自制、维修机床配件。针对学校设备型号单一的情况,利用休息日时间,协调各种关系带参赛学生到工业技术学校、大众工业学校和天山路技能鉴定点熟悉各种机床,拓展选手比赛适应性。

     大赛中,参赛学生勇于拚搏、敢于争金夺银,以顽强的毅力和高超的技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为学校争得荣誉,为自己开启成功之路。成绩来之不易,成功得非偶然。在获得技能大奖的成绩背后,不仅凝聚着参赛学生为理想不惜汗水、勤奋苦练的精神力量,同时也凝聚着指导教师为参赛学生不惜时间、循循善诱、勇于探索的工作作风。

重视教研组长培养,建设学习型教研组

     教研组是学校管理、教学研究的最基本的单位。其中教研组长是教研组建设的核心人物,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领军者。对教研组长的培养,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校依据教研组长岗位职责和岗位能力要求,结合教研组建设和教学任务需要,利用暑期时间开展教研组长的培训工作,提高教研组长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建设学习型教研组,目的是营造教学研究氛围,鼓励教师贯注教学实际问题,并将问题形成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研组还应重视做好常规教研工作。教研活动做到定时、定点、定主题,形式多样、及时小结、有效反馈。从而确保每一次教研活动质量。

    进修学院的专家对本课题给予充分的肯定,兄弟学校的老师们都一致认为,本课题逐步形成以下几点显著的效果:较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正在形成;和谐发展理念下不同基础学生群体正在健康成长;勤奋探索,敢于创新的中青年教师的骨干群体正在形成;以活动为载体,深化教研内涵,形成了有效的教学系列品牌。

     同时指出,本课题可以进一步的深化, 1、行动研究还须理论支撑和专家实践指导,后续研究还要继续,重点加强案例分析,使之成为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师资成长的有效载体和永恒主题。2、建立由骨干教师组成,践行新课标理念为宗旨的特色教研团队数量上还不够,我们的目标是以专业部为单位,每一个专业部形成一个由名师引领的特色教研团队,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起到标杆和示范作用,以有效校本教研促进专业建设,以重点专业建设来引领专业建设。3、有效校本教研内容的聚焦点和落脚点是如何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所以我们要继续加强以调整课程,让学生“学”有所乐;整合教材,让学生“学”有所获;更新方法,让学生“学”有所用,实践与探索以此为主题,作为校本教研有效方法和策略行动研究的课题延伸。

     总之,校本教研是推进学校改革发展、践行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标准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在这个主阵地中,教师作为校本教研的主体力量,其主观能动作用是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内在动力,学校所建立的校本教研保障机制是校本教研可持续开展的外在力量。中职教育校本教研,应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要求教师立足教学第一线,聚集课堂、聚集发展,积极探索和实践中职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适应中职教育教学规律和专业教学要求,满足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需要。中职校本教研,应高度关注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研究方式的变革。通过有效校本教研加强学校教科研队伍,提升校本教研活动质量,形成多元化的校本教研格局,促进全体教师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