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西南工程:培育学生成长的土壤 根植学校发展的园地
2011/12/30
      培育学生成长的土壤 根植学校发展的园地

              ——我校教学质量评估落实行动报道

西南工程徐汇教务科

     一所学校能够吸引人的关键在于办学特色,教学质量是办学特色的最重要的体现。维系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教学质量的提高,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是高质量的教学。

种菜得菜,种豆得豆。学校的品质要提高,必须根植学校发展的这一块园地,收获的是有质量的“菜”和“豆”。

在根植的过程中,土壤很重要。在教学上说就是优良的学风,它是学生成长的肥沃的土壤。

     我校区在实施教学质量评估方案中,开展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活动,加快质量提高的步伐,以期满足学校发展和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

营造浓厚学风 培养读书精神

     一所学校,学风不正,校风就不正;一个班级,学风不正,班风就“邪”。一所不好好读书的学校不像学校,一个班级不好好读书的班级会是啥样?

     我校在教学质量评估方案中,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出台了《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学生发展性评价》,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了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就如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从考勤、作业、测验、纪律四个方面进行平时的考核,按照比例计算出综合分;学期考评从平时、期中、期末三个方面进行考评,算出总分。这种评价方法侧重于抓过程管理,而不是以一卷订成绩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这种做法从一定程度上对中职生的课堂表现和平时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推动的作用。

     晨读课30分钟,是一天读书的开始。一天的希望从早晨开始,多数情况下是班主任亲自抓,任课老师进班级一起配合抓,学生会干部进行学风评比,年级组长巡视检查,中层干部全面督学。评比、检查不是走过场,关键是在于一看、二听、三品,看学生是否坐得端正,看学生是否捧着书;听学生朗读的声音,听学生朗读的速度;品学生朗读时的精神,品学生朗读渗透的情感。这样之后,教务科、学生科进行一周汇总,周一升旗仪式对优秀班级点评、激励和表扬。

创造生命课堂 激发学习兴趣

     有生命力的课堂似一坛老酒愈久弥香,经得起人们斟酌。上海市中职英语教研中心组的老师说的好: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教师要充分利用40分钟课堂发现和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让课堂充满活跃。师生在有效的互动环节中体验生命的快乐,这是真课堂的意义之所在。

     三年来,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所陆素菊、张勇老师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课后点评,指导,任课教师经过点拨后再次实践。许多参加课题实践的老师,经过三年的努力实践,教学能力循序渐进,教学理念明显提升。最近,上海市英语中心组在我校开展的教学公开周活动,赵昕雅、杨挺两名年轻老师的公开课充分显示,一堂有生命力的课集中在师生的互动中获得一种愉悦的气氛。标准的口语表达,不但显示教师的英语水平,而且是吸引学生专心听课的关键。多让学生用英语表达生活,是语言课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课前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准备各种图片,创设各种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表达。课堂活力就是在一种美好的意境中得到展现的。

    立足课堂教学,我们在行动;立足学校发展,我们抓质量。努力培育好学生成长、学生发展的这一块土壤,勤于根植学校发展的这一个园地,这是我们西南全体教师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