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科召开教学现状摸底系列座谈会
西南工程学校教务科
为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了解目前教学状况,加强教学管理,近期,教务科连续三周分别组织11级、10级、09级部分学生座谈会及问卷调查,对各班级科任教师的教学态度、课堂管理、课后作业布置、课内外辅导及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从而较全面地掌握当前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对教学情况的反馈。
从学生反映的情况看,总体满意度较高,特别对科任教师的课内外辅导,得到了所有班级学生代表的充分肯定,另外,对科任教师的教学态度、作业布置批改等方面,满意度也较高。当然,座谈会及有关问卷调查也反映出了一些需要学校及个别教师改进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专业对口专业教师太少,教师工作任务烦重,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比较少。2、部分教学设施配备使用状况欠佳。3、学生迫切希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职业技术能力。4、个别班级个别学科教师课堂管理还不够严格,有待改进。
座谈会的开展,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只要我们师生同心,共同努力,学校的学风建设一定能取得成功。希望广大教师、同学们能继续以主人翁的姿态、主人翁的意识,本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对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多提建设性的意见,以共同推进学校的不断发展。
牵着企业手 跟着市场走
——我校09工美班室内设计专业工学交替工作启动
工学交替是中职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专业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工学交替是我校近几年来教育教学的一个特色,它是将学生在校的专业课学习和到社会上的实践有机的融合起来,是一条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之路。
11月23日、24日两天,我校就业办、教务科分管学生工学交替的工作组在上海市就业指导先进个人金伟庆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上海市两家知名民营企业、闵行区职教集团和我校学生实训基地“好美家”“聚通装潢”公司,与其签订了学生工学交替的协议,并商讨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引领·企业文化
“求知,渴求知识的学习文化。”
“力行,崇尚实践的执行文化。”
“实效,注重结果的业绩文化。”
……
进入好美家、聚通总公司,一种浓郁的企业文化气息让你耳濡目染。一家发展步伐快的公司必有它的各种文化理念存在,而且这种先进的文化理念根植于企业人的心里,常常在实践中得以实现愿景。好美家、聚通装潢公司就是这样用先进的理念引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典型。
学生多数的时间在学校,处于求知的阶段,在好美家的企业文化理念来说只是属于渴求知识的阶段。学生踏入社会后,还有很多的企业文化值得他们去学习,去体验,去实践。
多年来,我校的工艺美术学生进入他们公司后,经过培训、学习和工作,了解了企业文化,认识了企业文化,增长了见识,获得了体验,积累了经验。
实践·社会经验
我们的学生在工学交替阶段,以双重的身份进入公司实习的。他们学习和企业实践交替,做到学用结合。
两家装潢公司对学生工学交替的管理模式上,都是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好美家计划于12月1日让实习生全部进入各个分店,直接由带教师傅带领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其目的让学生尽快上手,短短的半个学期学会基本的技能。聚通公司定于12月6日培训,主要先把公司的一些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渗透,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认识企业的管理模式,为下一阶段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学生进入门店后,门店安排职员或师傅带领学生完成实习过程,实习的内容根据各个门店的情况而不同,由具体的事务决定。总的来说是跟随师傅,参与门店的日常工作,从而使学生能够接触现实的工作环境,对所学知识能够有理论联系实际和融会贯通的机会,以及学习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世。
学生在完成了工学交替的实习之后,普遍感到不仅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企业工作流程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实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接触社会,培养了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知晓·教师特色
一所学校办学成功的标志之一就是工学交替特色的彰显,一名专业教师的特色在哪里?除了熟练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外,他的特色应该是从学校走进企业,再从企业回到学校,经常了解企业,熟悉企业,懂得企业,才能成为有特色的教师。日本高职院校的专业老师多数来自于企业,用企业的理念传导,用企业的技术传授,学生有先进的工作理念和一技之长,提前进入企业工作的角色。
我校为了保证专业教师每年不少于两个月下企业的时间,建立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形式上自主选择脱产或者业余,实践结束撰写实践小结,并作一份专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几年下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专业教师的任务是指导、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具体负责联系学生,监督学生出勤;进企业学习和检查;加强与企业部门经理联系;引导学生注意安全,及时反馈。一方面,学生离开学校,总体上还是没有离开老师的感觉;另一方面,教师在下企业的学习和检查过程中,积累了实践的经验,考察到了学生在企业锻炼的薄弱的地方,回到学校,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方案。
教师懂得了企业,才能培养出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否则,多数的情况下只能说,教学是纸上谈兵。
企业的门向学校敞开着,学校与企业携手,用市场化的管理模式才能创造职业教育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