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导读
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
2005/6/23
  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它是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1991年 3月9日,江泽民致国家教委领导同志的一封信,强调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1991年8月国家教委颁发《中小学加强中国进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初稿);1994年3月,上海市宣传部、原上海市教育局共同颁发《上海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1994年8月,中共中央颁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5年,上海市颁发了《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细则》,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我们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1994年江泽民同志来沪专门听取了向明中学、中华路三小等一些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汇报,同年五月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文化部、广电部等五部委在沪召开“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现场会”,充分肯定了上海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上海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通过学科教学、社会实践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一、充分利用上海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活的国情”教育

  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成市,又是一个开放型的国际大都市。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遍布申城的大街小巷。为了充分发挥革命遗址、文化古迹、博物馆、重点工程、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教育资源,市教委德育处编写了《上海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年级考察目录》,列出了“中共一大会址”、“周公馆”等30个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考察要点,分别与小学、初中、高中年级的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有关章节挂钩,供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应用。我们还十分重视校外德育队伍的建设,依靠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企事业和部队的先进人物以及科室教育界的知识分子组成爱国主义教育讲师团、报告团。聘请他们为校外辅导员,运用这支队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按照市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中所要求的内容,我们在全市中小学中广泛开展了“三大讲、四知道”活动;举办了“跨世纪的伟大工程——浦东开发开放展览会”;拍摄了《新上海向我们走来》录像片,形象地展示了“上海·浦东·未来”建设现状和发展前景。市、区县和学校还连接八年开展了与贫困地区对口支援、帮困扶贫“手拉手”活动,在这些爱国主义教育考察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了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注意发挥学科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学科有着丰富的中国近代史和国情教育的内容,为了发挥这四门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市教委德育处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国情教育总体纲要》和《分科纲要》的要求,对全市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了培训指导,自上而下统一思想,明确意义,掌握学科《分科纲要》的教学方法。为了保证达到教学要求,丰富学习内容,编写了分别供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年级使用的《国情教育读本》三册,作为思想政治课和时事形势课的补充材料,编写了《国情教育活动》参考资料,形成了一批学科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的优秀教案和经验。在落实《上海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过程中,确定重点实施内容,从中小学生的爱国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了各自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设计了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家庭教育和常规制度等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把学科作为重点实施途径,市教委推广了虹口区、静安区、南市区学科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经验,推进了全市爱国主义的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三、运用影视文化艺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

  充分运用青少年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影视、读书、歌曲活动,突出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主题。多年来,原市教育局和市教委向学校推荐了《时代的旋律——中小学爱国主义歌曲教育一百首》;《影视与课文——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100部》;《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图书简介100本》等,并举行了“爱国、成长、成材”、“从银幕看历史”、“世纪情、长城颂”等三届学生电影节以及高雅艺术普及,广场音乐会等。引导学生选读好书,开展读书活动,在历时十四年的“红领巾读书活动”中,涌现出近十万名“红读积极分子”。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培养了兴趣,陶冶了情操。爱国主义的精神在广大学生中得到发扬。

 

  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课题研究,使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化拓展

  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市教委建立了“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课题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课题组已完成了一个课题总报告和六个分课题子报告,逐渐使上海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力量和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初步形成了议“两史一情”教育为基础,贯穿于各年级各学科之中的比较规范的爱国主义教育序列,取得了实在的效果。

  通过几年来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把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与爱国相联系,“戴着红领巾入团”成为中学少先队员的新追求;在校期间能加入中国共产党则成为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的愿望。

  爱国主义教育,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学生德育的主渠道——学科爱国主义教育重视不够,抓得不力,甚至很少深入学科爱国主义的教学研究;如何把主渠道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通过其他渠道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研究不够;部分学科教研员只注重教学质量的研究,对学科主渠道育人功能的规律研究不力,影响了学科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