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夫职校:面对面 走进中华艺术宫
——逸夫职校参加首届中职生《走进艺术宫》教育成果展启幕活动
3月16日,2014年上海市校园文化节《面对面——走进艺术宫教学成果展》在中华艺术宫80米教育长廊精彩开幕,上海市文广局、市教委领导、逸夫职校等主要承办及参与该活动的学校校长以及参与本次活动的学生家长代表应邀出席。在各位领导的致辞和讲话后,市教委、文广局和中华艺术宫领导们向参加艺术宫展出的学生代表和指导教师代表——逸夫职校陶惠平、庞晓婷老师以及工艺美校俞力老师授予纪念证书。首届中职生《走进艺术宫》教育成果展在6位教师和学生代表为揭幕中拉开帷幕。在场领导、嘉宾及的学校师生代表、家长们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走进艺术 直面大师
作为第三届“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走进艺术宫》系列活动于2014年1月11日——1月14日,由来自上海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学校、杨浦职业技术学校、群星职业技术学校、商贸旅游学校5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美术专业的近70名师生,在4天的时间里完成了”以走进艺术宫为契机,以殿堂为课堂,以任务为引领”的首次现场教学课程。教学团队本着”以大师为蓝本,以创新为精神”的思想,领略经典、灵动教学、探索讨论,制定方案、团队协作,创作作品。在这短短4天里共产生了43组共102件美术教学作品。在市教委、市文广局大力倡导和共同支持下,将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在共建学习创作平台背景下,上海中职学生在艺术宫现场创作的首次成果将公开展览。展览中将全方位展示“美术课堂移入艺术宫,从欣赏—学习—再现”的教学活动的成果以及教学团队在艺术宫现场创作的全过程。甚至包括学生与大师作品面对面,汲取灵感激情,调动创意技巧,完成创作新颖的作品和创作的感悟等。本次展览将以平面、立体、静态、动态等不同状态,分6大类创作形式呈现,既富有新意,又能彰显艺术教育的特色。
经典再现创意无限
随着大幕顺利揭开,学生作品成果展正式开始。现场的众位领导、嘉宾、以及各校师生和家长们无不为同学们惊人的创意和精湛的技艺所震撼。
在众多作品中,我校田茜茜同学用印泥机理描摹而成的大幅巴金正面像具有相当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现场的领导以及众多参观者们纷纷驻足。如此巨大的创作全靠她用大小不同的印章运用重复叠加的方法在纸上敲出无数中华艺术宫的标志,对着悬挂在墙上的巴金头部雕像进行30多个小时的描摹。作品中,巴金老人脸部光线的明暗错落有致,与墙上的巴金浮雕交相辉映。
诸多作品中,有一组使用鱼眼镜头拍摄的摄影作品也十分夺人眼球。这是我校王正熙同学的摄影作品《艺时空》。他的创作灵感主要在庞晓婷老师的启发下,围绕着一批堪称为瑰宝的艺术品进行再创作,利用了鱼眼镜头从特殊的视角展现出这些思想与艺术之美的结合。同时也运用了摄影手法上的爆炸效果,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氛围,仿佛是回到了大师们进行创作时的场景。
细心的参观者可能会发现,有一组摄影作品中的服饰以及人物造型都是出自一些经典名画。而创作者正是我校马晨依同学,她和她的同伴们用窗帘和床单,创作四个多小时,仿制艺术宫中的经典油画中的人物服饰完成了一系列的服装设计。然后同学们再利用这些服装模仿油画中的场景和意境并结合自己的想法完成了最终的摄影创作。这套作品一共四幅,皆为对大师原作的临摹。作品以女生的各种形态作为要素,在模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作元素,使之靠近大师,并以同学们的理解来向大师的作品致敬。同学们的模仿虽然还略显稚嫩,但所表现出的非凡的创造力以让人大为惊叹。
正是因为同学们能够亲临艺术殿堂,直面大师经典作品,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寻找灵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寻找突破,再创作的过程同样可以创意无限。这恰恰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所没有的。作为一名艺术类专业的中职学生,这次活动不仅是专业能力和艺术修养提升的完美结合,也是非常宝贵的一次学习经验,更是可以回味一生的绝佳体验。
全新课堂 大胆尝新
不仅是学生有着不同的体验,“走进艺术宫”这一活动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我校参与指导的庞晓婷老师这样说到:“老师们带领同学从最开始对课题的了解,对空间的了解,到对艺术作品的了解到最后融入其中,在这些环节和空间里面,我们接受艺术修养的熏陶,提升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同学们成长了不少。在活动中,老师们发现了同学们平时没有发现的优点和不足。师生彼此间也有着与往常不一样的一种互动,并共同享受这一份快乐,总之这是一次让大家都永远难忘的经历。“
而作为本次活动专家委员会成员之一董文良副校长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谈到,艺术场馆教育在国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形式,但在国内还属首创。今后,我们将充分利用艺术宫优质的教学资源并最大化发挥它的教育价值,不断开阔学生眼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的品质,以寻求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另外,从教学改革上来说,艺术宫教学活动也为我校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教师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调动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智慧。从活动内容上来说,为今后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实践尝试的依据和范例。我们将对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探索,使之成为艺术教育的常态。
高度重视 后续跟进
本次展示得到了市教委、文广局、艺术宫等相关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领导们都对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华艺术宫党委书记、副馆长李胜先生讲到,中华艺术宫始终坚持“学术教育两手抓”,用高端技术支撑和推动艺术教育。通过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美术专业课程引进艺术宫项目的不断推进,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到中华艺术宫,并且在艺术的殿堂中与大师面对面,激发自身灵感,最终完成高质量的课程作业。这是传统校园美术教学的全新突破。作为本次活动的牵头方教委职教处处长劳晓芸女士对《走进艺术宫》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当即表态今后,市教委、文广局及众多艺术馆将更大地发挥一系列联动作用,将课堂搬进艺术殿堂、博物馆、大自然中,从面对面到手拉手,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而作为活动主要承办方的逸夫职校常务副校长沈蓝女士在看到同学们的作品后更是感慨万千,认为这样形式的教育成果展真实展示了教育的真谛。这样的活动是一次非常值得咀嚼的社会实践。并且希望“走进艺术宫”这样的活动可以接力下去,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参与进来,还希望有更多学生包括非艺术类的学生都能够加入进来,也更希望有更多学科的课堂能够搬进中华艺术宫。沈蓝校长讲到,艺术没有边界,教育也不拘形式,艺教的组接会产生无穷的可能。我们将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以后的活动中去,为学生谋划更广阔的展现的天地,并预祝我们的成果展永不落幕。
随着教育成果展的开幕,全市79所中等职业学校将在中华艺术宫和校园文化节组委会的安排下,有序地组织在校学生参观,让学生们共同体会艺术宫教学的魅力。同时展览将对社会观众全面开放参观,与社会共享中华艺术宫丰富的教育资源带来的累累硕果。期待一批又一批地学生能通过《走进艺术宫》这个项目,徜徉在艺术的圣殿中,不断地汲取灵感、锐意创新、实现自我价值全新提升。
信息中心
逸夫学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