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科技:落实就业公告制 增强教育吸引力
——学校认真落实就业公告制度的相关工作
收集一线数据,助推教育教学改革。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理念,以培养学生成为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线,以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为重点,进一步做精、做特、做强职业教育。在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和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加大对专业的抽样分析和就业状况公告的力度,完善毕业生就业公告制度,着力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落实公告制 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为切实贯彻《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和《关于加强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的意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进一步掌握毕业生的思想状况、择业意向、工作适应状况、技能服务社会的情况等等,完善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控、评价和服务体系,进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对我校即将毕业的学生起到引导和指导作用。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作为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牢牢把脉职业教育就业供稿制度的相关精神,切实做好毕业生跟踪分析调查等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最直接的一线数据。
2003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年度公告制度(以下简称“就业公告制度”),至今已连续开展了10年,“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已成为本市广大中职学校的自觉行动,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每年度都向全市中职校发放《上海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分析》一书和“上海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跟踪调查”报告,这有效地指导了我校教师开展的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职业教育方面,让学生了解了“所学专业今后就业情况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结合就业公告制度,提升职业指导效能,使职业指导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始终把学生职业生涯长远发展作为着眼点,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及与社区合作方面拓宽就业服务渠道。创业教育方面,就业公告制度能及时提供企业用人标准、行业发展情况等信息资料,促进了我校教师对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
收集一线数据,助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就业公告制度设施和完善的目标。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理念,以培养学生成为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线,以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为重点,进一步做精、做特、做强职业教育。在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和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加大对专业的抽样分析和就业状况公告的力度,完善毕业生就业公告制度,着力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落实公告制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几年来,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认真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有效助推学校就业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为了更好地做好每一次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为示范校建设提供最直接的社会调研和专业调研数据,每年除了重点专业、奖励专业还有随迁子女招生对象均需要跟踪、调查和反馈;工作面广、量大。为了进一步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及时有效做好工作,学校招生就业办及时在科室和毕业班班主任群里传达了上级主管部门的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并积极召开相应会议;强调了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在学校内涵建设发展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意义,并共同学习了文件精神,布置了后阶段相关工作。共同研究分析了调查内容及调查对象,有序安排了开展工作的时间积点,及时提供了毕业生原有信息,主要通过电话回访对学生进行询问调查。受访学生对母校老师的询问调查给与了支持,实事求是地回答了相关问题。
就业公告中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引导着我校主动加强内涵建设、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有效地推进了我校设置更加适合上海市经济发展建设的专业,促进和提高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有利于学校不断优化和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就业公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社会各界了解本市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评价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提供了一个比较直观和简单明了的工具性指标,对于上海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就业公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区域经济打下了基础,为学校整体事业发展获得了真实的一线数据,进一步了解了毕业生的真实目前工作信息,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提供了第三方社会评价,为学校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优化提供了社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