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导读
江阴中专学校以“积极教育”培育“班组长型”人才
2015/7/13

江阴中专学校以“积极教育”培育“班组长型”人才


中国教育报


“班组”是现代企业组织中的基本细胞,班组长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企业大量需求对生产经营起关键作用的“现代班组长型”人才,中高职学校要义不容辞承担起这一重任。


江阴中等专业学校目前的办学层次主要为5年制高职和3年制中职,学生大都是经历了中考挫折的学生,学业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导致了非智力品质的弱化,一次次的失败,促使他们对此做出了不正确的归因。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低下,不是学习的材料,因而主动地放弃了努力。


因此,学校提出通过“积极教育”途径来培养“现代班组长型”人才,以积极的理念和行动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获取从事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挖掘并拓展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班组管理能力和积极的人格品质、人生态度。


学校构建了“一体两翼、三维互动”的“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模式。“一体”是指“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两翼”是指“现代班组长型”人才两方面的规格要求:一是要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和必备专业知识;二是要有良好的人品道德和班组管理能力。“三维”是指通过“积极教育”途径,即“积极德育、积极教学、积极实践”三个维度互动来培养人才。


积极德育塑人品。学校构建了“文化润德、孝善养德、行为铸德、劳动砺德”为内容的积极德育体系和“学校、系部、班级”为架构的三级实践网络,通过“每日一扫、每周一孝、每月一善;励志晨跑、疯狂早读、激情出操;整洁宿舍、文明用餐、专心自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


积极教学育人才。学校启动了“优化专业、改革课程、情景教学、多元评价”的积极教学系统工程,激励教师掌握和运用积极教学策略,突出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的“多元性、差异性、创造性、开发性”。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重点进行“基于岗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强调互动和交流,重视团队合作和共享,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


积极实践绘人生。学校提出了“人人都有闪光点,人人都要有作为”的口号,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构建了“学生管理、社团活动、创业教育、顶岗实习”的“积极实践”体系,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通过“积极实践”各个项目和活动的历练,不少学生感到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处事能力等都有很大进步,性格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乐观,团队意识、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也增强了。


通过三维互动的积极教育策略,学校有意识地创设环境、搭建舞台,让学生在“德育”、“教学”和“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实现了“职业技能与专业知识”“人品道德与管理能力”交叉培养,相互促进,使学生在积极德育中学会做人,在积极教学中学会做事,在积极实践中学会管理,让学生在社团活动、自主创业、顶岗实习中体会到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不可或缺,增强了学好专业知识、提高技术能力的迫切愿望,奠定了从“技术工人”到“现代班组长”,甚至向“车间主任”和“部门经理”等更高层次发展的坚实基础。(潘永惠作者系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