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导读
青岛中职生变牛创客 全国技能大赛摘25枚金牌
2015/7/13

青岛中职生变牛创客 全国技能大赛摘25枚金牌


青岛网络电视台


 “三创”活动在青岛不断推进,涌现出了一批拥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创客”。中职学校以技能型人才培养见长,在中职学校里也有一群牛气的“创客”。近日,岛城学生在今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25枚金牌,取得了骄人成绩,这带火了学校里的创新创业氛围,也点燃了社会的创新意识。记者了解到,学校也在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校里的优秀“创客”出现则使中职生在就业以及创业上占得先机,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社会就业的活力。


优秀创客不单打独斗


近日,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闭幕,青岛代表队由23所学校的152名选手组成,参加了中职组45个项目中的43个项目的比赛。去年青岛获得了20枚金牌,今年成绩较去年有较大提升,共获得25个一等奖,较去年增加25%,获得了45个二等奖和30个三等奖,成绩位列全国前列。岛城中职生在全国技能大赛上频频夺魁,这与岛城推动突出创新、创业意识的“三创”活动是分不开的,在中职学校也涌现出了很多牛“创客”。


在此次的比赛中,青岛电子学校在数字影音后期制作、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比赛中获2个一等奖,成绩非常好。近日,记者采访到了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比赛队的队长韩诚烈。“记忆深刻的是为了准备比赛,我们在寒假付出了很多。”韩诚烈说,春节前后,学校里只剩下参加大赛的选手,寒假里他们在实训室里不断练习技术操作,训练一直持续到腊月廿六,正月初八又重新集结训练,但是没有一个人喊累。


据悉,物联网的比赛是三个人组成的团队赛,韩诚烈、赵瑞青、高宇三位选手需要默契配合,不仅每个人的技术要过硬,还要有团队精神。“我觉得这就像创客精神,一个人单打独斗白搭,团队协作才能创出来成果。”韩诚烈说团结协作是他们获得全国大赛金牌的秘诀。


青岛在全国获点赞


7月2日,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交流赛在天津举行,在本次交流赛中,全国共有4300多件作品参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创客”比拼了各自的拿手创新作品。青岛电子学校代表青岛市参加了此次交流赛,集中展示了该校的航拍服务中心、机器人技术中心以及3D工作坊三个创客教育中心的技能作品。“经过激烈角逐,学校的飞行器和机器人两项作品脱颖而出,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该校副校长陈伟说。


陈伟告诉记者,这个比赛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在全国范围内展示自己的创新作品能激发自己的自信心,还能博采众长学习其他省份选手的成功经验。学校参赛的学生们利用自己娴熟的技能操作以及颇具创新的设计策划思路赢得了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等领导的点赞,其他省份的选手和老师也对学生的创新作品很感兴趣。


据悉,机器人技术创客中心是由电子学校的编程高手吕霄阳同学创建的,在本次交流赛中,他们将各种零部件拼接成四个“人形机器人”,并成功编写了各类程序,不仅可以让机器人踢足球,而且还可以进行舞蹈表演、前扑、后滚翻等高难度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