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城市科技:追梦
2014/1/3
城市科技:追梦

——听那多老师讲座有感

      12月20日,著名作家那多在上海图书馆为在场的所有中职学生做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讲座,主题为“走自己的路——从公务员到作家”。

那多老师与我们一起分享了他从公务员到记者再到现如今的作家,这三段职业历程,通过这次讲座,真让我受益匪浅。

      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我觉得那多老师经日的成就和他的兴趣爱好有很大关系。据那多老师所说,他在孩童时期就十分着迷于玄幻、灵异类小说,几乎是出于痴迷状态。他常常会去书报店租书来看,几乎把所有玄幻、灵异小说都租遍了。这使得书店老板极其开心,都想认他做干儿子了。在阅读的同时,他也会对文章进行评价,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他也会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发挥出来,写下一篇篇诙谐幽默的文章。至今为止,他对小说的热爱始终未变。他极度热爱创作,自己写起了悬疑小说,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所以说,兴趣就像是一座灯塔,它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它带我们找到了努力奋斗的目标和理想。

      当我们听着他辞去国家级公务员的职务跳槽到一家报社当记者,不久后他再次辞职当起了职业作家的经历后,心想公务员这可是一个“铁饭碗”,工资待遇相当好,工作又很轻松,这份工作是多么让人羡慕啊,可是他决绝的放弃了。记者,这份职业的工作时间非常自由,你想几点上班就几点上班。当别人每天早上跟着太阳早早起床,匆匆忙忙的去干公交车挤地铁是,他去舒舒服服的在床上睡着懒觉,过了中午才去上班。这又是一份让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最终他还是放弃了,成了一位作家。这不免让人心生疑问,“这么好的工作一次又一次的辞去,难道你是一个随性的人吗”在最后的提问环节有同学提问到。那多老师肯定的回答说:“不是。因为我是在找好另一份工作后才辞去上一份工作,并不是很随意的做了决定,也不是不加思索的,很鲁莽的做出的行为。所以我不是一个随性的人。”

      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有自己的想法,有目标,有追求的一个人。虽然公务员、记者,这两个职业的优点十分可观,然而对他而言,公务员的工作每日周而复始,枯燥乏味。他又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而新闻记者写文章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一丝不苟,这剧烈的反差让他难以接受,所以他选择离职,只为了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文学创作梦。

      我们总会有许多喜爱的东西,然而对他们的喜爱总不能长久,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左右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就应该像那多老师一样,走自己的路,不在花花世界中迷失自我,不在无边的黑暗中颤抖害怕,始终坚持着最初的信仰,跟着心走,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一切,自己就会变成一个世界上最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