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新桥职校:把脉课堂 向教研要质量
2014/1/3
新桥职校:把脉课堂   向教研要质量

——新桥职校组织开展区级主题教研活动

     教育,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创新进步的源泉,教育成就未来。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样描述着教育对于人个体以及整体民族的价值。纲要更是明确,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成为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新桥职校地处松江、闵行工业区,每年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入了大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在新时期,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高品质,是学校一直以来孜孜不倦追寻的目标。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业务能力,成为学校发展新阶段的重要使命。2013年,学校以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为契机,从日常教研活动抓起,开展了一系列的区级主题教研活动。

【积极实践   一线课堂发现问题】

     教学是一个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而课堂教学则是体现学校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再好的教学质量,也是从每一节课的40分钟中来。所以,为了在学校发展的新时期,更好地发现问题,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并组织教师认真听课评课,更是邀请了区级研训专家来校指导,把脉学校的课堂教学。

     为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还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公开课教学评比活动,教学副校长亲自把脉青年教师的每一节课,不放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任何一个小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开展辅导指导。利用周末休息时间,邀请校外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到校来给青年教师开展讲座活动,指导青年教师如何认真撰写科学、合理的教案。青年教师公开课结束后,学校还积极组织召开总结会,为青年教师的有效成长搭建了平台。

【群策群力   主题教研分析问题】

     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就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此,学校要求各个教研组认真做好日常教研工作,以此为抓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推进学校课程教学改革,这是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和走向成熟的不可或缺的过程和途径,也是学校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学校近几年来,要求每个教研组每学期举行主题教研活动展示。本学期,学校四个教研组分别组织了“构建任务分层教学体系,服务学校师生”、“信息技术让教学更贴近学生”、“个性的教学,多彩的课堂”、 “优化教学,促进个性化教学”系列主题教研活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主题教研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本教研组教师的教与研,进一步加深各个教研组教师对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加以认真思考,督促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是为学校其他教研组教师提供了参加观摩学习讨论的机会。主题教研活动为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与机电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与融合提供了契机与平台,也有利于教师们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当前职业教育科学合理的学生观,从而激发出更多教学灵感,解决实践中一个个“问题”。

【深入总结   教学反思解决问题】

     问题就是课题,主题教研活动中教师们探讨的问题也只是一个个课题的开始。教师们在教研活动结束后进一步归纳总结,把问题变成了一个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教师们在每学期主题教研活动后总结归纳形成了一篇又一篇的教学论文。虽然论文的字数有多有少,阐述的问题有深有浅,但无疑打开了教师教学反思的思维大门,从而为未来教学工作打开更为广阔的思路。例如本学期,学校四个教研组开展的主题教研活动围绕着如何根据学生实际开展科学有效地个性化教学。在学期末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中,教师们也纷纷围绕如何开展个性化教学进行总结,将主题教研活动中思考和讨论的问题,转化成了自身的思考与总结。

【研以致用   再次实践升华问题】

     教研活动起源于问题,没有问题教研活动也就无从谈起,而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就要教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实践以检验其真正的效果达成度。学校青年教师又将问题升华为课题,积极申请校级、区级课题研究活动。学校成功立项区级重点课题《任务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将学生个性化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学任务分层,探讨公共基础课、机电专业课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打造适合他们的课堂,构建有效教学体系。

     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喜人成就、越来越受社会关注的今天,教研组教师们也将继续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把脉自己的课堂,通过教研将问题升华为课题,向教研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