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新桥职校:强化质量意识,提升管理品质
2014/1/19
新桥职校:强化质量意识,提升管理品质

——我校召开2013年度教育教学研讨会

      1月13日,我校2013年度教育教学研讨会在7号楼三楼会议室隆重召开,今年的主题为“强化质量意识,提升管理品质”。2013年,对于新桥职校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接受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专项评估等6项检查评估,开展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文明单位等创建,完成机械精密测量室、数控维修实训室等11个实训室建设,完成专业实训设备的添置,参加上海市第五届星光计划大赛获奖……

      学校在上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昂首阔步,稳扎稳打,实现了新一轮发展。学校硬件在优化、升级,更需要内涵提升。如何使学校真正实现 “小而精”,并朝着“强而特”的预定方向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本次研讨既是对2013年度工作的总结,更是对下阶段工作的规划。

                         优化设计,提升效能

      学生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在创新德育工作制度,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提升德育氛围品位,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德育活动品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德育途径多边互动,共享校内校外资源方面扎实推进。着力于制定、完善、创新德育各项制度,为学校实施常规管理提供依据;坚持开好“四种会”即班主任工作例会、家长会、特色工作交流会、主题班会,强化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实行《班级工作量化考核评比细则》、《教职工德育工作考核细则》,实施“量化动态”评价、“双向评优”评价,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建设。侧重于以节庆活动、竞赛展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为载体,打造环境文化、引领精神文化、延伸社团文化、强化行为文化。借助于校企共建、家校共建、社区共建,强化教育实效,形成了基于“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观念,突出针对性和实效——集全员参与的整体教育、知行统一的实践教育、学生为主的自我教育三位一体鲜明的德育特色。

      教务科重在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在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加速实训条件建设、推进课程改革方面狠下功夫。依托“校内全员培训、校外市区级师训基地培训、国外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活动,扎实推进教师培养工作。三年间,市级及以上培训近50人次,基本实现全员轮训目标。稳步推进《新桥职校实训设备添置三年规划》,完成了近1600万元实训设备的招标、规划布局、安装验收及调试工作,实训设备增量明显,实训条件足以支撑现阶段专业教学,满足专业近期发展需求。完成专业培养实施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讨和制订工作,其中编制校本教材7本,组织教师参与编写正式出版教材3本,课程改革正依据顶层设计逐渐展开。及时反思评估中的得与失,优化教学管理,紧跟上海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明确了下阶段教学改革将围绕“优化顶层设计、理顺管理流程,实施信息管理、减少重复工作,思考教师竞岗、确定优先原则,研讨现行教材、优化教材配置” ,进一步激发教师教学能动性,稳步提高教学质量,逐步提升育人品质。

      总务科以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为重点,在工作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强化质量意识,构筑学校后勤保障、管理和服务平台,强化后勤工作人员素质,提高办事的实效性,在校园建设工、后勤服务、财务、食堂、安全、资产管理等方面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本着全力以赴、有求必应、有条不紊、认真负责的态度,督促落实,圆满完成后勤各项工作。

精细管理,强化品质

      在班级管理上,陆洁敏老师一直追求创新管理模式,推动全员发展。他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将班级创建成一个“团结、互助”的团队。具体管理,他一直借鉴的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他借鉴企业文,创建“团结”、“民主”的班级文化。他借鉴谷歌网站管理,以“责任心”的培养为重点,利用许多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重视言传身教,帮助学生端正态度、培养耐心、体验成功,全面提升成员素质。他借鉴麦当劳自主管理,用“角色转换,学生当家”的方式将班级的管理向企业靠拢,工作细化,分工明确,相互协助;用“步步为营,有条不紊”的实施策略,任务实施前分工明确,落实到人;梳理任务,加强监督,增强竞争,提高效率;分支任务小组讨论,寻找方法,节约时间,提高质量;任务总结,各小组相互分享;尊重个性,鼓励发展,给默默无闻的学生以展示自己的舞台和“锋芒毕露”的机会。他用智慧和耐心读懂学生。并把班级视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主阵地,让他们在阵地上“冲锋陷阵”,渐渐强大。

      年轻教师以创新管理见长,而老教师李馥飚老师则努力在师生中营造一种“家庭”的氛围,努力把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引入到班级管理中来。依靠真情付出,持之以恒;重视班干,精心培养;善用班干,友情感化;把握细节,循循善诱,同样也把班级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在针对后进生,他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通过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同桌,给予各方面的帮助;同时也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她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较优的学生,促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

      文科组教研组长顾春美分享了“主题引领 深化教研 促进教研组成长”教研组活动经验,她回顾近期围绕“关注学生、关注教学、关注教师”三个层面,结合教师公开课实际情况,开展“贴近学生原则在公共基础课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要预设,更要生成——从我的公开课说起”、“优化评价,提高中职文化课教学有效性”、“个性的教学,多彩的课堂”等深入有效的教研教动,强调了主题引领的重要性,同时也突出课题研究和课例研究在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促进教师业务和教科研水平以及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的重要性。

      我校赴德培训了近一个月的严萍老师介绍了“双元制”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围绕其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政府、企业、学校三位一体、各施其职、高效运行的机制和从问题的导入,让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兴趣开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员参与,脑手并用;考核评价人性化,使学生的表达、沟通、合作、学习、实践等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的教学过程展开。分享了德国双元制教学在“三点一线”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现场教学、实习课的小班化、建成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教学计划突出以文化课为基础、以专业理论课为主体、以专业技能训练为重点的教学特色方面对对我校的启示。

凝聚智慧,共谋发展

      学校全面发展需要凝聚全体教师的智慧。各组围绕“强化质量意识,提升管理品质”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展开了非常热烈的讨论,纷纷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随后各教研组代表上台作了交流,在教育管理、教学管理、自身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实实在在的建议。如关于教师专业特长与个性化,老师们提出了依靠团队力量、教师“走出去、沉下心、突破自我”的自主规划、教师“学会阅读、学会听课、学会开课、学会反思”的自我成长之路的意见或建议。

      校长沈云芳在讲话中指出,质量和管理是教育教学的两大支柱,须同时推进,而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是关键。她希望全体教师抓好本次教育教学研讨会和近期举办的两个讲座的学习机会,在倾听中感悟、在讨论中碰撞、在实践中反思探索;从日常教育教学入手,注重日常梳理和积累,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实践素质。她强调教师也是管理者,要时刻提醒自己教育学生的职责,时时处处,用真心、耐心、宽容之心,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并指明了我校下阶段发展的主要方向:精品课程建设、信息化校园建设。

      王海柱书记肯定了全体老师在市级培训、各种评比、各项评估中体现出的教学水平、管理能力、眼界视野、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以及各教研组交流中自觉迸发中的奋发有为、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指出了我校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明确了突破点,号召全体教师依托文化的土壤、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凝聚集体的智慧,挥洒激情与汗水,推进我校向更高品质和更高水平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