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城市科技:教研工作信息一则
2013/9/24
城市科技:抓“点”教研 带“面”提高

——记网络应用和计算机基础教研组“PPT制作教学”教研活动

  “PPT演示文稿的制作”教学是学校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专业课《多媒体应用》的重要模块,旨在提高学生的演示文稿制作和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是计算机基础水平考核的重要模块。为了提高计算机老师“PPT演示文稿”的制作能力,9月13日下午3:00,网络应用和计算机基础两大教研组共同教研,抓住“PPT制作”这个点,由电气信息部主任金卫萍老师牵线搭桥,邀请市计算机研究会理事长李振东老师参加大家的教研活动,为大家在PPT模块中的教学答题解惑,以带动计算机老师这个“面”共同提高专业技能。

共性问题中文化属性融入

  李老师认为,PPT演示文稿是有文化属性的。只有让PPT演示文稿有了文化的内涵,才有生命力。在组织架构上,李老师为大家罗列了循环式、列表式及多分子的结构区别,结合模板、背景、图片、文字的选用,分别运用于不同场合的PPT中体现的文化属性不尽相同。在讲解过程中,丰富、生动的事例为大家带来了对PPT全新认识及定位。同时,李老师不仅在大框架上强调文化属性的融入,而且在小细节的处理上也有自己的见解,让大家惊奇发现,对图片和文字的细致处理也能凸显出内在的底蕴。

个性问题中创意独领风骚

  在2010版本中,强大的动画处理和美化编辑效果为个性化创意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是对制作者能力的考验。在创意问题的探讨中,李老师为大家老师展示了多个创意PPT,事故轮船的模拟、满舵轮船的转向、看到以前只能在flash或者影视制作软件中才能实现的效果,现在只通过PPT的操作就能实现时,感慨软件的强大,为制作者的用心惊叹。个性化的差异同时还存在于素材的收集,优良的素材准备对后期的制作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帮助。这个环节上,李老师抛出了一个学校平面图制作行车路线的问题引发了在座老师们积极的讨论。

  伴随着一声闪电,教研活动在意犹未尽中结束。大家感觉到,计算机老师的专业功力还有很多的提升需求。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两大教研组相约,下次教研活动,老师们进行“PPT制作”技能切磋,拿出自己的作品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