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女校特质 开展女性教育
——市女子职业中专学校创新德育育人模式探秘
来源:保定日报
保定市女子职业中专学校遵循中职女生德育规律,在女性德育研究上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本着“尊异成异,合理发展”的育人理念,以培养“塑造秀外慧中、自强不息的现代职场女性”为育人目标,以活动为载体,突出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工作要旨,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扎实开展女性德育研究
为促进育人质量提高,女职中专在女性德育研究上做出新的尝试和探索,效果明显。紧贴女校“爱”与“美”的特质,将其建设成为爱的家园、美的殿堂,组建了女性教育研究课题小组,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女生成长需要,将校内德育工作分模块系统化为“成功女性”“优雅女性”“健康女性”“安全女性”“职场女性”和“家庭女性”六大德育系列,让教育工作更符合女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目前,学校组织编纂成册的《女性安全教育手册》,涉及到女性校园生活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盗防骗防抢劫、防止性侵害、社交安全、网络安全、打工就业陷阱及防范等内容,已成为全校安全教育的必读手册。同时,其它模块也初具形制,对中职女生德育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认识以及教育方法。这些做法受到河北省职教研究所的关注,课题小组受邀负责中职教育改革创新研究丛书之《中等职业学校女生德育探索与实践》的编写工作。
深入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德育工作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为此,女职中专处处围绕核心价值观,从四个方面采取有效方法,全面推进。
以星级评比完善学生评价。参照企业实行星级评比,引入动态评价机制,突破以学期、学年为划分的优秀学生评比方式,将上榜个人和集体的照片、座右铭等进行展览。星级评比有效促进校园里形成人人争先进、事事争一流的良性竞争氛围。
以志愿行动推动爱心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之树”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依托,组织师生参与公益活动,如“传递爱心、点燃希望”捐助活动,关爱孤儿的“爱心弘德”捐书活动,在阜平、易县增设“手拉手”爱心基地等,校园里形成了人人追美向善的文明新风尚。“爱之树”还在2013年被授予“保定好人”群体称号。
以社团建设促进自我教育。积极扶持学生建立各种社团,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学生会、民主会、文学社、小记者站、安全小卫士等各种社团异彩纷呈。学校指导学生最大限度参与社团管理、运转、策划、成员考核评价,以及活动的筹备开展、后勤保障、宣传等,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其中文学社主办的《青笋》期刊,每月一期,已经成为学生抒写心灵的核心刊物。
多渠道创建品牌德育活动。经过不懈努力,女职中专已经形成自身独特的品牌活动,如课间舞比赛、礼仪操比赛、职业生涯规划、“5·25”心理活动周等,不仅在校内产生巨大影响力,还对社区产生辐射;各专业部也形成自己的明星活动,如旅游管理部的“职场连连看”,电子商务部的感恩教育,学前教育部的师德教育等。
重视女生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
针对在校生均为16至18岁的青春期女生这一特点,女职中专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班会课、心理课,辅之以心理讲座、心理活动课,从女生身心发展出发,因人而异,因势利导,进行心理辅导、成长教育、生活指导、疾病防治、困惑释解,使学生能敞开心扉、积极求解,达到消除困惑、舒展身心的目的。
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开展了以女性追求为核心的少女课堂,进行女性与审美的引导和教育,先后举办“惜时光塑自我”“珍爱生命关注健康”“小人鱼的爱”“书包里的玫瑰”“正确交友交好朋友”等活动。这些活动均围绕学生关心的素质培养、职业理想、专业技能、婚恋观念进行设计,活动丰富多彩,渗透了女性教育特有的内涵,丰富了学生的思想。
学校还定期组织面向学生的安全知识讲座、法制讲座、疏散演练、避震演练、消防培训等,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
不断夯实校园文化建设
本着以美引善、育美于德的宗旨,大力推进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育人效果显著,营造了和谐善美的校园文化氛围。优秀女性形象展、企业理念文化墙、学生自制美术设计、社团成长回顾展、走廊里杰出女性格言、实训楼里成功女性故事等,处处显示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女职中专将相关做法形成案例,在全国职业院校德育创新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期间进行了交流。
种种举措使得学生毕业时技能好,素质高,受到企业好评,成为用人单位抢手的香饽饽,连续多年赴京为全国“两会”提供会议服务。学生毕业后,在行业和岗位上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企业信任的好员工,如卢荣被评为南昌铁路局最美青工;贾胜晔在很短时间内就成为北京礼信年年餐饮管理公司项目经理;闫蕾经过层层选拔进入铁道部专运处工作;王聪美被评为北京客运段优秀共青团员;优秀毕业生梁磊还出资创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学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