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校:“第一届中国职业教育微课程研讨会”纪实
——以信息化促进内涵建设,让微课更好服务于职业教育
2014年4月19日,由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联合主办的“2014年第一届中国职业教育微课程研讨会”在同济大学逸夫楼顺利召开。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及同济大学等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作为“中国职业教育微课程及MOOC联盟”发起单位之一也参加了本次的会议。
“中国职业教育微课程及MOOC联盟”成立仪式以及“中国职业教育微课程及MOOC联盟发起单位”授牌仪式,正式宣告“中国职业教育微课程及MOOC联盟”成立。会议历时一天半,专家们在会上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同济大学副教授蔡跃作了题为《让微课程及MOOC更好的服务职业教育》的报告,阐述了微课程的÷特点:一、微课程是以视频为载体的;二、微课程是碎片化的知识点;三、微课程要“短小精悍”,展示时间不宜过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微课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不仅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增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正逐渐被运用于职业教育中。
《数字化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变革》,清华大学的韩锡斌教授提出了目前教育信息化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我们都需要去思考微课,MOOC(慕课)到底给学校,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什么变化?韩教授强调指出,目前大家所关注的“翻转课堂”其实是思维翻转,也就是学生先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从旁点拨学生、引导学生。
《微课程现状、问题与趋势》,华南师大焦建利教授指出,微课程目前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今天的“中国职业教育微课程及MOOC联盟”的成立也证明了这点,而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微课程、MOOC(慕课)?他用曾经看到一句话形象地告诉大家——公开课你在教室后面旁观,慕课你在教室最前排听课参与互动,微课程你路过某个教室瞥了一眼一个片段但是却印象深刻。而微课程的开发方式和现代化的工具又有哪些?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思考。焦教授特别指出,现如今老师知道的,学生也许知道,老师不知道的,学生也许已经知道,如果老师仍在原地踏步,那也许老师真的会被取代,被取代的原因不是因为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而是他们仍然停滞不前固步自封的思想。
五位来自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的代表分别进行主题发言,代表们主要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创新”、“微课程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MOOC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展开了交流。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乔刚校长在会上向大家介绍了学校目前微课制作的进展与情况。乔校长特别指出我们学校开发的微课体现了商贸财经特色,具备通用通识性,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的宗旨。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院长王继平为大会作了总结发言,并发布了联盟2014年工作计划。
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使我们对微课及MOOC(慕课)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微课及MOOC(慕课)作为在我们国家教育界出现不久的“新事物”,正被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确可以解决以往传统教学上无法解决的问题,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微课,MOOC(慕课)?这个问题可以用本次会议上被热烈“追捧”地一句话来回答,微课:一切与“课”无关,而与“学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