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至26日,“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现场会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在辽宁沈阳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参加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她指出,为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推进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组织召开了这次会议,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系列活动之一。
鲁昕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由重扩大规模向全面提高质量转变。她说,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和建设,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具备了三个基本能力。一是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数以亿计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能力,成为造就国家新生劳动力大军的重要力量;二是具备了承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能力,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三是具备了服务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基本能力,成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职教战线全体同志们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对于这一点,必须予以充分的肯定。
鲁昕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分析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问题,进一步理清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尽管成就巨大,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相比,与发达国家同类教育水平相比,职业教育还存在着社会各界共识的诸多问题,还有一定的差距。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中最薄弱的方面。要把职业教育做“强”,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改善民生做出应有的贡献。要以着力解决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积极实践、探索、创新。总的思路是稳定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要通过继续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合理布局、东西合作实现规模的稳定;通过人才需求预测、学校和专业布局的优化,实现结构的调整;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基础制度建设实现科学管理;通过专业和职业岗位的对接、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和基础能力建设,实现质量的提高。
鲁昕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实现科学发展。一是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新思路,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必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服务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进程,服务国家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换代,服务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的传承,服务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二是要树立育人新理念,提高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正确处理学生全面发展与一技之长的关系,处理好学生全体与个体的关系,处理好学生阶段性学历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不仅培养学生具有就业创业能力,而且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继续学习能力。三是要落实改革新举措,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水平有特色职业学校。要改革四个模式,即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要创新六个关键环节,即教学环境、专业设置、教材应用、教学方式、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要创新五个机制,即以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为理顺体制关系的载体,建立各级政府职责明确、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新体制;以经常性对话协商机制为载体,建立教育部门与行业企业教产合作新机制;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和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为载体,建立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新机制;以加强重大课题科研为载体,建立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各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和推进改革创新的新机制;以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建设为载体,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新机制。要通过改革创新,切实提高毕业生能力和学校贡献水平。努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使得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促进毕业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努力推动职业院校为国家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做出更大贡献,使得职业院校成为我国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提供者,成为人民群众提升就业技能和生活质量优先选择的教育机构。 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鲁昕强调,要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为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奠定坚实基础。要充分认识推进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对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当前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三是加快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四是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要通过努力,逐步建立健全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体系,显著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构建信息化环境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加强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一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二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三要突出重点,重在应用。四要完善制度,精心组织。
在谈到农村职业教育时,鲁昕指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一是继续完善和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二是制定振兴农业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扩大农林类专业招生规模;三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四是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强化面向全体城乡劳动者开展职业培训的功能;五是实行“三教”统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增强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会议组织参观考察了辽宁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和标准化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的成果。辽宁、上海、江苏、湖南等省市介绍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和经验。会议就进一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以及推动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政策措施等进行了讨论。
在交流讨论中,与会代表认为,这是一次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会议,是一次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务实进取的会议。大家认为,教育部召开这次会议,强调加强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标志着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进入了规模质量两手抓,更加注重改革,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的新阶段。
教育部相关司局及直属单位的负责人,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同志、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和相关部门、行业企业以及高校的专家学者等约300人参加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