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西南工程:同心工程校校联动 品牌亮点处处传情
2014/4/24

同心工程校校联动      品牌亮点处处传情


学生科


 


                        同心工程温暖 殷殷嘱托传情


416,中华职业教育社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2014年工作会议在毕节召开。


会议首先由毕节市教育局副局长谢祥贵对2013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做了总结。据谢局长介绍毕节项目是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的,20107月,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张榕明同志的积极倡导下,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始组织实施同心温暖工程职业教育毕节项目。项目是一项以智力扶贫为特色的公益性项目,是在中央统战部的统一部署下,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具体组织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项目计划每年投入资金500余万元,以“改变一人命运、增加一家收入、影响一个村寨”为目标,采取联合办学模式,招收毕节市初中毕业生进行中职学历教育,即学生先在毕节地区的中职学校学习一年基础知识后,再到外地合作学校学习一年专业知识,最后由合作学校将学生输送到预定企业实习一年,争取在企业就业(简称“1+1+1”模式)。项目免除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书费、住宿费等,并对特别困难的学生适当补助。谢局长特别就这几年该项目的亮点与不足做了重点提示,他在会上特别表扬了上海市中华职校、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等上海9家学校的扎实1+1+1办学模式,成为同心工程的亮点工程。谢局长强调说,在上海中华职教社的积极协调下,上海市9所学校的同心合作项目亮点突显,上海与毕节项目实施把毕节市中等职业教育联合办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惠民效果,赢得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上海项目的实施使得毕节贫困家庭的学生重新获得了上学的机会,获得了改变自身命运甚至整个家庭生活状况的机会,受到了毕节学生、家长的欢迎,得到了中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领导同志的高度赞誉。他对中华职业教育社以及区外项目合作院校通过实施温暖工程帮助毕节市职业教育的发展表示感谢。


会议上中华职教社副总干事韩晓光,贵州省委统战部机关党委书记张天斌,毕节市委常委、毕节市委统战部部长袁晓玉出席会议,中华职教社社会服务部部长王朝霞主持会议。会上韩晓光指出,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自2010年启动实施以来,在中央统战部和张榕明理事长的领导下,在东部省市区党委统战部、地方职教社和市内外项目学校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下,项目实施稳步推进,初见成效。为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2013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多次到毕节及毕节市内外合作院校开展调研,项目进展良好。韩晓光要求,要认真落实中央精神,就认识做好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同心温暖工程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扎实做好项目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项目更加理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要严格落实项目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完善项目运作机制,增强项目实施效果;要加强企业、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项目深度,从单纯的注重招生数量向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及打造“同心”品牌转变。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此次工作会议为契机,不断扩大同心温暖工程的受益面和影响力,为把毕节建设成科学发展试验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创新扶贫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多党合作示范区,尽快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毕节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出席本次会议的上海中华职教社有上海中华职教社专职副主任李明,浦东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海川剑鑫教育集团董事长、毕节试验区教育顾问奚剑鑫。


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等9所上海市中职校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同心温暖工程”成为“亮点工程”


会议最后,中华职教社副总干事韩晓光领导希望项目实施各方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严把招生关,提高项目的感召力和知名度。努力打造“同心温暖工程”品牌,进一步提高统一战线参与毕节实验区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扩大项目的受益面和影响度,使“同心温暖工程”成为“亮点工程”,“品牌工程”,为毕节试验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此 毕节市27 所职业院校、来自发达地区30余所职业院校领导及项目责任人进行了项目合作洽谈,项目计划今年在毕节招收1500名中职贫困学生。


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由于前几年毕节同心项目做得比较有特色、有亮点,受到中华职教社上海分社以及毕节市教育局在座谈会上表扬。在和毕节市学校的洽谈会上佘瑞龙老师代表学校发了言,他说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积极响应中央统战部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学校倪晓伦校长高度重视,亲自挂帅该项目,学校从领导到每一位参与的老师都尽心尽力做好各项工作,为的就是让同心工程真正起到东部和西部的心连心的作用。他说为了照顾贵州学生的饮食习惯,学校专门给同学们烧制贵州菜肴;为了方便他们的生活,装修了学生寝室,装上了空调,配备了专门饮水机,手机充电板;为了让他们能够寒假顺利平安回家,学校一次次的想办法,为学生申办购买学生票……


一点一滴的细节,无不透露出学校对同心工程的重视和对贵州学生的关心……


领导们听着佘老师的汇报,连连点头称赞学校的细心、到位。


座谈会结束后,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根据毕节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和毕节市工业学校、毕节市电力工程学校进行了具体项目洽谈与协商。


品牌工程校校联动  传递真情与大爱


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具体实施方----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倪晓伦校长和乔敏书记对该项目高度重视,体现在对该项目的用力、用心、用情。倪校长希望“同心温暖工程”成为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示范校建设中的一个“特色项目”,“亮点工程”。为了更好地实施此项工作,学校倪校长和原来对接的金沙第二职业学校经常保持电话、邮件联系。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也经常将毕节学生在校生活的点滴拍成照片发回贵州金沙母校,2013年春节,学生们就带着班主任赵老师用孩子们在沪的生活学习照编辑制成的光盘——“我们在西南”。回到家乡,让母校的老师和家乡的亲人更加直观地看到孩子在上海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同样,本次毕节项目的再洽谈过程中,在校领导倪晓伦校长一再嘱托下,2014416日下午,中华职业教育社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2014年会议结束后,佘瑞龙老师又风尘仆仆赶往毕节市工业学校、毕节市电力工程学校,看望即将和我们对接同心项目学校的学生,给他们带去上海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向他们介绍了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的情况,同时也鼓励他们认真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将来到上海有更好的表现、更好的发展。同学们看到未来上海学校对自己的热情和期望,都备受鼓舞。两所学校的相关部门还就2014年、2015年的对接工作和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努力为学生谋出路。


几年来,贵州与上海,毕节与西南,两校南来北往联系不断,交流不断,所有的这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就是让来自贵州的同学们通过在上海两年的学习生活,能够真正融入社会发展,成为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真正造福学生、造福社会。真正让同心工程校校联动,成为品牌工程,亮点项目,真正传递真情与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