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职校: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
——我校朱斌老师参加松江区首席教师个性化培养汇报交流
2014年4月16日下午,松江区首席教师个性化培养汇报交流(综合专场)活动在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212会议室顺利结束。教育局党务副书记陆娟娟、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教育局副局长钱秋萍、教育局副局长冯雷及教育局相关科室领导出席会议,专家学者顾志跃、
陈镇虎、骆徳溢、黄琼、傅坚敏、陈宝霖等应邀参加,6个综合学科首席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各中小学师训分管领导参加活动。会上,6位首席教师分别作了交流,6位带教导师依次作了精彩点评。
我校朱斌老师作为松江区首席教师,介绍了他带教数控专业教学团队中的探索和成果。专家顾志跃在点评中肯定他“专长、专业”。带教导师骆徳溢在点评中肯定他专业能力突出、职教教学风格明显、专业发展上起到引领作用。
几年来,朱斌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示范辐射中不断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努力突破专业发展高原期,提高自我超越的能力与水平。他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实践改进、教育视野拓展、教育境界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育教学特色和风格日趋显现。
努力钻研成为双师型教师
由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必须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既要能像学校教师那样,从事理论教学,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像企业中的师傅那样,能够从事实践教学,示范并指导学生实践操作。成为“双师型”教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朱斌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了教师岗位,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严重缺乏,要真正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
首先,他利用暑假时间,到数控加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作为一名工人参加企业实践。在操作岗位上,他更加清晰地懂得了数控机床的操作、数控加工的操作规范、加工工艺的编制、零件的安装、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用、数控程序的编制、零件精度的控制等实践操作能力。
其次,为了证明自身的实践能力是否真正得到提高,他参加了上海市职工技能大赛数控车床项目的比赛,与企业里有操作经验的师傅进行同台竞技,获得了第二名,并代表上海队参加了全国首届奥林匹克数控技能大赛。通过大赛的磨练,使他的专业技能更趋娴熟。
再次,他利用业余时间投入到数控机床工(高级)的社会培训工作,对企业的员工进行职业技能的再提升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学员会拿出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请教他。为了帮他们解决问题,他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并到机床上进行反复地验证,直到解决问题为止。因此,社会培训工作,把他逼到了能力极限的边缘,通过不断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他的专业技术突飞猛进,得到了质的飞跃。
如今,他已成为上海市数控机床工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评员,上海市技师协会会员,拥有了数控机床工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能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难题,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勇于改革形成教学特色
随着学校生源结构的改变,外来务工子女的比例逐年提高。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但动手能力较强。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教学中存在着课程与就业关联不够、教学内容相对滞后、课程体系知识繁多、学生基础差难以掌握的问题。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能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满足学生生涯发展和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朱斌不断探索,努力实践任务引领型课程改革。
任务引领型教学是师生通过完成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制定工作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工作任务。
在教学设计上通过信息资讯-任务决策-计划制定-任务实施-任务检查-任务评价六个步骤展开。任务引领教学法真正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通过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训练专业操作技能,体验企业工作过程,在主动积极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沟通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组织者和伴随者。任务引领教学法实现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统一、工作内容和学习内容融合、学生角色和工人身份合一、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学、做”为一体。
实践下来,学生的学习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厌学到主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主体意识明显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自他探究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每一位学生获得了成功。由于课程改革适应了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岗位要求进行对接,增强了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使学生能顺利就业、体面就业。有升学愿望的学生胜利升入高职院校。
团队建设发挥辐射作用
作为松江区首席教师,数控学科的带头人,把教学思想辐射到校内其他教师、兄弟学校的老师,是他的责任。
组建了松江区数控专业教学团队,引领数控专业教师对专业建设进行顶层设计。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数控专业毕业生所对应的岗位群,知道每一岗位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这个岗位工作任务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完善专业实施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确定每门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内容选用教材或自编教材;最后制定授课计划和教案实施教学。撰写了高质量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调研报告及专业培养方案;编写了《数控技术应用与CAD/CAM》、《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机床工》等实训教材;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屡获嘉奖。在上海市“星光计划”学生技能比赛中,数控车床项目获团体冠军。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比赛中,数控车/加工中心团队项目获金牌。
二十载的教学生涯使他感悟良多:让教学扎根科研,可以为教师找到绚丽的春天;让技能点亮人生,可以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将知识撒向他人,可以爆发出更大的能量。他将继续学习导师们专业的学科素养和高尚的人格修养,在导师的培养带教下,不断追求,努力超越,成为教师群体中的标杆,成为松江教师队伍的示范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