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城市科技:转变教学行为 关注学生个体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4/5/1
转变教学行为 关注学生个体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记我校马军老师的一堂体育区级公开课

      2014年3月26日,学校青年教师师马军上了一堂主题为“转变教学行为,改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个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区级体育实践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遵循教学五原则,定位目标适切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是每一位体育老师应体现的教学理念。同时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应遵循五个原则。运动参与原则: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运动技能原则:让学生了解各项目的锻炼价值,学会欣赏和评价自己及他人的在游戏中的表现。身体健康原则:发展身体协调性和弹跳力以及灵敏、力量、速度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四是心理健康原则:通过运动增强自信心,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勇敢、果断、顽强的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五是社会适应原则:协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高度责任感,并学会欣赏他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聚焦教学重难点,关注差异分析

      马军老师的上课课题是--排球垫球。学生差异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排球这项运动有少数学生平时只是在电视中欣赏。多数学生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但未有真正的机会去尝试,常采用观看电视的方式,不能在实践中去体会。少数学生难以掌握内容的要点;个别学生身体协调能力欠缺导致失去信心,若不加以引导,他们将无法对排球运动产生兴趣。本次课的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重点是正面双手垫球。在前几次课中发现学生多于正面这个词理解不深,总会不自觉的去躲避来球,同时击球时选择侧击或者缩手,因此本课通过分区域练习提高学生正面迎球垫球。教学难点是击球时蹬地抬臂协调用力。在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只动手臂,下肢不动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分成对墙练习是采用自抛自垫的方式带动脚步动作去协调用力垫球,在对垫区域中结合正面,移动,垫球的过程中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让学生逐步体会垫球动作要领。

分区域分层次教学,教法设计合理

      本次课是排球垫球的第二次课,着重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正面垫球的动作完整性和协调用力,因此在教学中老师采用分区域,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提高,首先是原地的复习徒手击球动作,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上节课说讲的内容,通过通过两人一抛一垫熟悉球性,让学生慢慢建立球感,再通过抛垫区、对墙区和对垫区三个区域去完成本课的目标。在基础的抛垫区提出对球的高度和准确度(垫回抛球同学手里),基础中等的同学在对墙区域中练习,把下肢动作结合到正面垫球中区同时要求完成2~3次的来回垫球,最后在对垫区域中让学生自主练习在完整的动作和协调用力的基础上去尝试两人之间的合作和对垫球质量的自我要求。

      通过分区域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各个环节有针对性的指导,而不是统一讲解,缩小纠正错误的范围和提高效率,通过教师自身的参与帮助学生建立信心,让学生在拓展练习中自我去要求,特别像对垫练习时是靠两人之间的配合如果垫球的质量低了那么很难完成任务,通过学生自我要求的提高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循序渐进分层次,研讨反馈提升

      在本次课中,马军老师运用了循序渐进和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困生进行强化练习,对于优秀的学生发挥小干部作用,多次反复练习以整体提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着重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以示范,引领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通过鼓励和学生演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在原有基础上往更高的技术要求进行挑战,让学生体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增加自主学习意识,敢于尝试、创造,提高自锻能力。

      在体育组其他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本次公开课达到了预期目标,课后研讨对马军老师,特别是体育组的青年教师,如何更规范、更有效上好每一节课以极大的启发。评课的过程是反思更是完善提升,希望马军老师课堂中能上出更加完美的体育课,让体育课成为中职生最喜爱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