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城市科技:就业时,他们凭什么这么牛?
2014/6/12
就业时,他们凭什么这么牛?

——我校汽车“涂装班”毕业生就业形势火爆

     2014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创历史新高,被称为“更难就业年”。“东方日出西边雨”,一边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大学生就业,另一边职教生却成了人才市场的香饽饽。在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有这样一个汽车涂装毕业班,班上的27名学生半年前就被奔驰、宝马等名企“预定”,毕业时每个学生都有三四个饭碗等着“端”。他们凭什么这么牛?这样的逆袭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三四个饭碗等着他们

     马海涛是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2011级涂装班的毕业生,半年前经过考核拿到了东华之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奔驰)的offer。眼下,实习还没结束,他就匆匆赶回学校参加“魔鬼式培训”,为参加今年的全国技能比武大赛做准备。

     和他一起毕业的,还有26个同学。他们除了一人自愿选择入伍之外,其余均被奔驰、宝马和法拉利等企业预定。求职时,他们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三四个“饭碗”可供选择。现在就在同龄人在为高考而作最后的冲刺时,这群“95后”的年轻人已经整装出发,准备走入职场。

     更令人羡慕的是,该专业2012级学生,也就是明年的应届毕业生中,有4名同学由于成绩优秀,提早走入了就业绿色通道。李萌就是其中之一,今年他免考拿到了奔驰位于宝山区的4S店的offer,即将成为学长马海涛的同事。李萌说,今年他满18岁,这份工作是给自己最好的成人礼物。

被妖魔化的职校藏乾坤

     最破的校园、最差的学生、最没有希望的明天……名牌大学是“高大上”,技能学校就是“矮丑锉”,当这样的标签被人们固执地贴在脑海后,职业院校连同职业教育就彻底被矮化、弱化、妖魔化了。

    “如果我没走进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我很可能也会受人影响,这样看待职校和职业教育。”临近毕业的李萌这样对记者说。2011年入校后,失去信心的李萌重新找到了自我,从来不爱学习的马海涛成了班上积极好学的典型。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到底是怎样学习的?学校创建了什么样的学习硬环境和软氛围?怀着疑问记者走进了该校课堂。

     学生们上课使用的是什么教材呢?记者好奇地询问得知,汽车涂料专业的教材全部由德国相关行业专家编写,而学生们使用的则是德国教材的中文译本。“科技一直在进步,如果教材不跟着前沿走,学生毕业后发现所学的东西全部是市场淘汰的,岂不是教育的遗憾?”学校一名老师解释说。

     当记者走到楼下实训中心一看大惊,这个课堂竟像一个大4S店!记者了解到,这个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中心,是市教委首批批准建设的上海市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达2000多万元,整个实训中心设整车实训、钣金、涂装、发动机等6大实训区域,377共个工位。

     据介绍,这些实训中心既是学习的课堂,也是考查学生能力的考场。与一般学生一支笔一张试卷不同的是,上海城市科技学校学生的考题更加灵活多变。可以是一辆破车或者几个零件,也可以是一间砌了一半的房子。每个学生都要学牢基本功,例如汽车专业,有着机械工程、钣金工、涂装工等多种细分,而建筑专业,则要学会很多施工现场要掌握的本领,因为很多具体的工种一般农民工干不了,而名牌大学出身的设计师又不愿干,职校学生因此成了香饽饽。

     记者采访时刚好遇到汽车涂装专业的学生在上课,只见几名学生带着防护口罩,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正在一辆破车前忙碌。“这些年学校致力于教学改革创新,早就告别了黑板、ppt的枯燥说教,填鸭式教学方式。这里几乎涵盖了汽车制造与维修所需的各个工种,如汽车钣金、汽车营销、汽车涂装等,学生学起来有方向,汽车从整部到零件可以‘摸个透’,每个环节都是与企业生产相通的。而且学生学习的设备很多来自德国进口,比市场上的先进技术还要超前。”从事职业教育20余年的谭老师在旁边介绍道。

     对这个4S店再熟悉不过的马海涛把在这里与自己实习的4S店做了比较:“学校除了设备尖端,上课时对于学生用材料也很大方。去了公司才了解到,原来漆料价格昂贵,据统计,涂装专业培养出一个学生,仅上课平均每人耗材费用达1.5~2万元。实训中心很多机器一开,就开始烧钱了。”马海涛笑着说,进校后自己就爱上了实训课,爱操作的性格让他在课堂里很活跃,“看得见,摸得着,学的东西都是实打实的,这样上课我喜欢。”

名师成就最牛就业班

     采访中,有学生透露,喜欢上课不仅是课堂实训有趣,更重要的是领进门的“师父”的确有才。看上去温柔知性的沈银娥是学生们的专业老师,她还被特聘为巴斯夫汽车维修涂装职业教育核心教师。2012年沈银娥成功考取上海市国家级汽车维修漆工考评员,成为本市唯一一位女性专业考评员。在其他老师看来,沈银娥是“能工巧匠进校园”的一个典型,她曾是大众、宝马等名企的技术人才,获聘进入学校后,也带来了契合市场的宝贵经验。去年,由她指导的学生杜旭其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银奖。“我们的老师,很多人既有教师资格证,又有专业资格证书,综合能力很让学生折服。”李萌介绍说,除了国内的名师在身边,来自德国巴斯夫公司的高精尖技能人才每年都会来为学生上课,“他们带来了最前沿的技术知识,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也带来了发人深省的企业文化。”

     职校教育,还直接对接行业证书。学生在校期间,基本都考了行业内的各种证书,这也是就业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比如涂装专业,基本都考了涂装资格证书,再比如建筑类专业,有画建筑图纸的证书,有进行定位测量的证书,还有进行工程预算造价的证书。

牵住牛鼻子提升内涵

    “提升办学内涵,就是牵住了“牛鼻子”,这是思想之基、精神之魂、力量之源、发展之弦。诚然,办学内涵不是虚无的、空洞的,它是对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办学策略的全面掌控。”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校长张巨浪对于办好职业教育有自己的看法。提升内涵建设,促进实践教学,推进校企高端嫁接,深度融合,这样的办学思路为学生开创了一片蓝天。今年,该校获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什么是成功就业的最大法宝?采访中,学生们表示,练好自身过硬的本领,不怕没人给饭碗。该校的汽车涂装班则是学校与巴斯夫公司校企合作办学的一个案例,近年来双方通过实践探索,实现了紧密合作,深度融通,所有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被奔驰、宝马、保时捷等维修公司一抢而空。“这些学生动手能力强,起点高,悟性好,由于平时在学校的训练,入职后能够很快上手。”曾多次来校招聘的宝马公司人事主管表示。“让你选择的专业成就你的事业,让你的学习成为你的快乐,让快乐成就你的人生,让人生变得精彩而有意义……”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也赋予了孩子们成就美好未来的强大内心。今年,李萌获得免试进入大专院校再圆大学梦的机会,他却选择了放弃。李萌说:“两年的经历让我懂得,遇到挫折不抱怨,不放弃,要自信,要埋头努力,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打开的那扇窗会看到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