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有收获 实践中促提升
——记建筑工程部专业教师参与工程实践
城市科技
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深入了解建筑专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走进行业,切实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本学期建筑工程部对接学校利传建筑工程咨询工作室,组织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工程实践。
目前,建筑工程部专业教师中有2位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1位注册监理工程师,7位国家二级建造师,其中三位老师分别获得了建筑和市政工程两个类别的建造师资格证书,还有许多老师取得了各类员的资格证书。虽然大部分的教师都具备了“双证”,但是大家意识到“双证”并不真正意味着“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如果不结合实际工程、不了解企业行业中的工程实际,仅仅“照本宣科”很难培养出企业急需的人才。教师在取得双证的基础上只有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掌握企业的生产过程、技术需求和专业技能,才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自己也会更快的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因此,面对此次工程实践活动,大家积极参与,主动承担工程任务。
搭建平台 明确分工
学校利传建筑工程咨询工作室召开了工程实践启动会,会议由工作室负责人顾秋娟老师主持。本次参加工程实践的老师有专业部主任蔡老师、黄鸽、张冬、曹育梅、盛燕晖、郁娜、黄露娜、黄飞鹰、宋紫薇等9位老师。主要任务对接了利传工作室承接的2014年度松江区教育局暑期大修招投标项目,共有10个项目,内容包括各学校的平改坡、综合维修、二次装修、雨污水改造等工程项目。顾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十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并进行了分工,每位老师各自负责一个工程,要求大家全程参与每个项目招投标的全过程,包括招标文件的准备、工程实地踏勘、现场丈量、工程量清单编制、标底编制、组织招投标会议、发出中标通知书等全过程。同时,组建了工程实践专业团队QQ群,专业指导资料等进行共享,便于大家联系与集体学习讨论。考虑到有些老师没有参与过实际工程,因此确定了由黄鸽和黄飞鹰两位老师担任组长,分别指导大家完成土建装饰和安装工程招投标项目。
编制清单 群策群力
会议之后,大家结合各自的时间安排,总体协调,确定了工程现场探勘的时间。由顾老师带领大家会同区教育局基建管理中心的项目管理人到各个暑期将要进行改造的学校进行现场踏勘和实地丈量。4月份,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合理安排,基本完成了各个项目的现场踏勘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黄飞鹰老师带领两位等老师负责雨污水改造工程,黄鸽老师则和其他老师一起负责土建装饰工程。由于是大修项目,现场探勘任务比较重。有的项目由于建筑物建造的时间较早,内容格局和外部装饰经过多次改造,与原有施工图纸变化很大,还有一些工程都没有施工图纸,只能结合工程实地情况完成工程数量的量取和计算。因此在实地踏勘的过程中,大家根据工程改造情况作了详细的记录,以便后期进行二次探勘。在施工现场的踏勘过程中,结合实际问题,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如白云幼儿园改造工程中校方提到了教师屋面漏水的问题,大家通过现场查看,并结合施工图纸原有屋面的构造做法进行探讨,找到了其漏水的根本原因——屋面檐口与框架梁的设置问题,并确定了解决办法。同时,学校聘请设计院针对屋面檐口的改造进行重新设计,解决了漏水的问题。通过承担具体的工程,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针对问题,共同探讨,也进一步提升了大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升技能 反哺教学
本次实践,大家完成了7个工程招投标项目,除了工程现场探勘,实地丈量,同时也完成了工程招标文件、标底的编制、组织发标和评标,并现场参与了评标的过程。结合评标办法,大家在评标会上协助评标专家完成商务标评分的计算,同时也零距离地接触了行业专家,深入了解了商务标、技术标的评价方法和内容,全程观摩整个评标过程。虽然,大家对建筑施工招投标的过程非常熟悉,但是真正参与、亲身经历对很多老师而言都是第一次。专业招投标工作,从陌生到熟悉,大家都是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完成的,通过专业实践,不仅提高了大家的专业能力,了解了行业情况,也熟悉了各种材料、掌握了各工程的实际施工工艺和建材的价格行情,同时将书本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并将之溶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了专业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工程中有收获,实践中促提升。”这是所有参与工程实践老师的共同体会。参加工程实践,承担工程任务,让专业课教师从课堂走进了工程现场,大家在感到压力的同时,收获颇丰。我们相信,通过工程实践,专业教师在了解建筑工程中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将进一步了解了建筑企业的真实需求,从而更好地“反哺”教学,进一步提升学校建筑专业的教学质量!